[发明专利]一种商品服务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5595.8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7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青竹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陈安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品 服务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广告和商品防伪,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商品展示和防伪作用的商品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同商品具有不同质量和信誉。而伪造商品是通过假造以欺瞒消费者或他人。传统防伪方法是通过防伪标示或防伪查询来实现,这主要防止商家以正品价格卖假货,但对于消费者主动使用假货效果不大,特别是使用一些名牌高级商品,这对名牌厂商打击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商品服务系统及其方法,能减少消费者主动使用名牌假货。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构建一种商品服务系统,包括:
商品标签,设置在商品上,用于存储或携带商品身份和验证数据;
内置读取装置的服务基站,设置在公共场所或服务场所,用于自动读取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所述标签并根据所述商品身份和验证数据提供身份广告或服务。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商品服务系统,所述服务基站还包括控制单元及其连接的显示装置(和/或声音输出装置)和存储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读取装置连接。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商品服务系统,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基站无线或有线连接的用于更新所述服务基站内部数据库的设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商品服务系统,所述标签包括但不限制于是优选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构建一种商品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公共场所或服务场所设置服务基站;
所述基站自动读取进入一定距离范围内的设置在商品上的标签;
根据所述标签内的商品身份和验证数据由所述基站提供身份广告或服务;这种身份广告或服务包括但不限制是视频、文字、声音或图像。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商品服务方法,所述读取由所述基站通过接收所述标签主动或被动发射的射频、红外或超声波信号进行。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商品服务方法,所述基站根据内部数据库中的内容识别判定所述身份数据和验证数据;所述商品可以是多种。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商品服务方法,所述基站根据内部数据库中的内容提供身份广告或服务。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商品服务方法,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对所述数据库进行更新。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商品服务方法,根据所述标签内的使用者信息数据提供个性展示或服务。
本发明提供的商品服务系统及其方法,设置在商业场合、专卖店、服务点,通过身份展示和服务给正品名牌使用者提供尊贵体验,而由于可广泛设置在人们经常的交际或活动场所,利用人们心理能很大程度减少人们主动使用假货,同时也能方便人们验证、防止卖家欺骗消费者,还能方便商家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商品服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系统中服务基站的软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商品服务系统包括设置在商业场合、专卖店、服务点等各处的服务基站1和设置在商品上的商品标签2,当商品标签2进入服务基站1的覆盖范围,服务基站1则通过身份展示和相应服务给正品名牌使用者提供尊贵体验。商品标签2须是服务基站1中设定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名牌商品中的任一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商品标签2采用RFID标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商品服务系统中服务基站1包括以下服务流程:
201)接收被动激发的RFID标签数据信号;
202)识别商品或品牌类型;
203)验证(防止RFID标签被他人复制);
204)展示被携带商品的身份或提供服务。
服务基站1和RFID标签保存商品身份数据,并通过验证防止他人拷贝。服务基站1内置数据库,步骤204)中的展示或服务对应不同商品或品牌类型而不同,同时该数据库可以通过与服务基站1连接的网络进行更新。另外,RFID标签也可以含有使用者信息,满足进一步优化服务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青竹,未经张青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5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