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010505673.4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白川政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51/00 | 分类号: | C08L51/00;C08K5/5465;C09D151/00;C09D7/12;G03F7/033;G02F1/1335;H01L27/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由该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涂膜及图案、以及包含上述涂膜和/或图案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等显示装置中所用的滤色片的像素一般来说是利用使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光刻法(photolithography)形成的。具体来说,通过使用涂布装置,将红、绿或蓝色的任意一种颜色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布于基板上,利用加热等途径除去挥发成分,夹隔着掩模曝光,然后在负型的情况下将未曝光部分,在正型的情况下将曝光部分用碱性水溶液等显影液除去而显影,形成着色图案,通过将所得的着色图案加热处理,而形成像素。此后,使用剩下的2色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分别以相同的操作形成着色图案,最终形成具有3色的各像素的滤色片。
对于如上所述的由树脂组合物得到的着色图案要求与基板有良好的密合性。为了提高与基板的密合性,有时向树脂组合物中添加硅烷化合物。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内容,即,为了提高与玻璃基板的密合性,使用含有氨基的硅烷化合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5670号公报
如果使用含有氨基的硅烷化合物,则会有无法相对于基板实现充分的密合性的情况。另外,在包含含有氨基的硅烷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中,有保存稳定性差的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此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基板显示出充分的密合性并且保存稳定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12]。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树脂、聚合性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化合物以及溶剂,上述树脂是单体(a)与单体(x)的共聚物,上述单体(a)是选自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酐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单体(x)具有碳-碳双键,并且与单体(a)不同。
[2].根据[1]中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单体(x)含有具有碳-碳双键及环状醚结构的单体(b)。
[3].根据[2]中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单体(x)含有具有碳-碳双键及环氧基结构的单体(b1)。
[4].根据[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化合物是以式(F1)表示的化合物。
OCN-L-Si(R1)m1(R2)(3-m1)(F1)
[式(F1)中,L表示C1-6链烷(alkane)二基。R1表示C1-4烷基,m1表示0或1。其中,m1为0是指不存在R1。R2表示C1-4烷氧基,多个R2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而且,在本说明书及技术方案的范围中,所谓[Cx-y]是指“碳数为x以上y以下”。另外,以下有时将“以式(F1)表示的化合物”简称为“化合物(F1)”。有时也将以其他式子表示的化合物等同样地简称。
[5].根据[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为0.1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
[6].根据[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含有着色剂。
[7].根据[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引发剂是选自联咪唑化合物、苯乙酮化合物、肟化合物及三嗪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含有具有2个以上巯基(sulfanyl group)的化合物。
[9].一种使用[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涂膜。
[10].一种使用[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图案。
[11].一种包含选自[9]中所述的涂膜及[10]中所述的图案中的至少一种的液晶显示装置。
[12].一种包含选自[9]中所述的涂膜及[10]中所述的图案中的至少一种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含有树脂(A)、聚合性化合物(B)、聚合引发剂(C)、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化合物(F)及溶剂(J),根据情况也可以含有聚合引发助剂(D)、多官能硫醇(E)、着色剂(G)及其他的添加剂(H)。上述各成分只要没有特别指出,则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5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