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柱的包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5695.0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2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康毅;李伟;杨斌;陈太俊;田新;佘佐勇;邱刚;韩进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北方川安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3/02 | 分类号: | F42B33/02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吴姗 |
地址: | 64421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柱、特别是火箭类发射药柱的包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民用火箭对推进剂战术性能要求的提高,为了使装药获得某种特定的燃烧规律,单靠药型的选择已不能达到目的,就需要一种抑制燃烧的材料,将火箭发射药柱包裹起来,以便得到特定的压力—时间、推力—时间曲线,这种抑制燃烧的材料称为包覆剂,将它包覆在药柱表面称为包覆层。包覆层除了能控制和调节装药燃烧表面积外,还能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使推进剂燃气不直接接触壳体,因此可适当减小发动机壁厚,减轻发动机的重量。目前药柱的包覆工艺可分为:螺旋挤压包覆、浇铸包覆、加压粘接包覆、缠绕包覆、浸蘸包覆和涂刷包覆等;而流体材料的包覆现在主要还是用浇铸包覆和涂刷包覆,浇铸包覆主要用于复杂形状药柱的包覆,其工艺较为复杂且效率较低,而涂刷包覆则用于较简单药型的包覆,如圆柱形药柱,它是纯手工的操作方法,其工艺虽然简单,但操作工熟练程度的不同其生产的效率差别很大,普遍生产效率较低,且对包覆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来决定,包覆层的质量指标主要有:厚度、直线度、圆跳动度,对包覆层厚度的控制是靠配制的包覆剂的浓度和重量的搭配来决定,因此每套药柱包覆前都必须对包覆剂进行称重,不便于操作;直线度指标由于是人工操作来控制的,需要过量筒来进行检测,通过数年来的生产情况来看,人工涂刷的直线度不能100%达到质量标准;圆跳动度根据操作工熟练程度的不同,呈现较大的差异,其包覆后的平均合格率只能达到40%,退货率较高;而且由于手工操作无法控制包覆层外径,以及手工操作时抛洒造成的浪费,导致包覆材料无益的消耗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行业内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药柱的包覆方法,它具有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的优点,且包覆层的厚度、直线度、圆跳动度均满足行业质量要求,并节省包覆材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药柱的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作为包覆剂的流体材料放置于工作平台上,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药柱的两端分别与一回转体工装连接,回转体工装的最大外径大于药柱的外径,并将药柱和回转体工装放置于工作平台上;2)将药柱和回转体工装在工作平台上反复滚动,使得药柱上需要包覆的表面反复经过流体材料并与之接触,直到包覆剂均匀地附着在药柱需要包覆的表面上,通过工装和工作平台的间隙,控制包覆层的厚度;3)将药柱和回转体工装提起,取下工装,将药柱放到凉药架上凉干,完成对药柱的包覆。
上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
上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紧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利用流体材料中溶剂对药柱的浸润作用和包覆剂分子间作用力的双重作用,使包覆剂能被吸附到药柱表面,利用工作平台与药柱的间隙、转动工装来完成对药柱的侧面包覆,由于是一种半自动的操作方法,并对操作工熟练程度的要求较低,具有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的优点;只要保证两工装外径的一致性和同轴度、配合工作平台平直度,就可保证包覆层的直线度、圆跳动度满足质量要求,再加上只需要控制所配包覆剂的浓度就可以控制包覆层的厚度,不需要对包覆剂进行称重,由于包覆层外径可控并避免了手工操作时抛洒造成的浪费,节省了包覆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2)中所述药柱上需要包覆的表面反复经过流体材料并与之接触的过程为:将药柱需要包覆的表面的一部分在包覆剂中均匀地转动,然后逐步增大包覆剂和药柱上需要包覆表面的接触面,利用包覆剂的内摩擦力将包覆剂上到药柱表面,经过多次旋转使得包覆剂均匀地附着在药柱表面上,再逐渐减小药柱与包覆剂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小旋转速度使药柱外表面较稠的包覆剂流平,可使包覆剂更易均匀的附着在药柱表面,并提高药柱包覆表面的光洁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的优点,且包覆层的厚度、直线度、圆跳动度均满足质量要求,并节省包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北方川安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北方川安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5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