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型活性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5701.2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瑾馨;董霞;张宾;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B69/10 | 分类号: | C09B69/10;D06P3/66;D06P3/54;C09B6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活性 分散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分散染料及其制备与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型活性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分散染料作为一种常见的非水溶性染料,在涤纶染色、喷墨印花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分散染料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能较好地分散在溶液中,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研磨过程中还需加入大量的分散剂。但传统分散剂由于制造技术的局限或结构上的缺陷,导致其质量不稳定、分散能力差,为防止分散染料絮凝需加入分散剂的量非常大。目前,商品分散染料含有的分散剂至少在50%以上,加上染色时添加的其它助剂,染浴中染料与助剂的比例甚至达到1∶2以上。正因为如此,分散染料在实际应用时存在染色废水COD值高、染料利用率低、染色性能不足、耗水量大等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型活性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制得的活性分散染料可作为制备分散染料的分散剂,它既是一种活性染料,也是一种暂溶性分散染料,可直接用于棉、涤纶等纤维或织物的染色,其制备方法简单,转化率较高,容易工业化。
本发明的一种生态型活性分散染料,结构通式为:
Dye-B-E
其中,Dye为含有氨基、羟基官能团的分散染料分子;B为E为具有亲水表面活性的聚氧乙烯和/或聚氧丙烯链段。
所述的含有氨基、羟基官能团的分散染料分子为C.I.分散红60、C.I.分散黄6、C.I.分散黄9、C.I.分散黄11、C.I.分散橙3、C.I.分散橙11、C.I.分散红4、C.I.分散红11、C.I.分散红15、C.I.分散红31、C.I.分散红53、C.I.分散红55、C.I.分散红59、C.I.分散红63、C.I.分散红70、C.I.分散红75、C.I.分散红86、C.I.分散红91、C.I.分散红92、C.I.分散红121、C.I.分散红122、C.I.分散红127、C.I.分散红132、C.I.分散红146、C.I.分散红165、C.I.分散红164、C.I.分散红189、C.I.分散红190、C.I.分散红191、C.I.分散红192、C.I.分散红207、C.I.分散红288、C.I.分散紫1、C.I.分散紫4、C.I.分散紫6、C.I.分散紫8、C.I.分散紫15、C.I.分散紫17、C.I.分散紫26、C.I.分散紫28、C.I.分散紫31、C.I.分散紫35、C.I.分散紫36、C.I.分散紫38、C.I.分散紫46、C.I.分散紫51、C.I.分散蓝1、C.I.分散蓝5、C.I.分散蓝6、C.I.分散蓝9、C.I.分散蓝11、C.I.分散蓝19、C.I.分散蓝20、C.I.分散蓝28、C.I.分散蓝31、C.I.分散蓝35、C.I.分散蓝40、C.I.分散蓝54、C.I.分散蓝56、C.I.分散蓝58、C.I.分散蓝60、C.I.分散蓝62、C.I.分散蓝73、C.I.分散蓝81、C.I.分散蓝83、C.I.分散蓝87、C.I.分散蓝91、C.I.分散蓝95、C.I.分散蓝99、C.I.分散蓝104、C.I.分散蓝103、C.I.分散蓝105、C.I.分散蓝108、C.I.分散蓝113、C.I.分散蓝143、C.I.分散蓝144、C.I.分散蓝158、C.I.分散蓝167、C.I.分散蓝175、C.I.分散蓝176、C.I.分散蓝181、C.I.分散蓝185、C.I.分散蓝197、C.I.分散蓝198、C.I.分散蓝214、C.I.分散蓝297、C.I.分散蓝327、C.I.分散黑1、C.I.分散黑2、C.I.分散黑3、C.I.分散黑4、C.I.分散黑6、C.I.分散黑7、C.I.分散黑9、C.I.分散黑10、C.I.分散黑26、C.I.分散黑27、C.I.分散黑28、C.I.分散黑29或C.I.分散黑30。
所述的聚氧乙烯和/或聚氧丙烯链段的结构为
(1)-NH(CH(CH3)CH2O)x(CH2CH2O)yR1
其中0≤x<1000,8≤y<1000,R1为烷基;
(2)-O(CH(CH3)CH2O)m(CH2CH2O)n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5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焦化蜡油碱性氮化物的方法
- 下一篇:音圈马达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