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6377.6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玉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F25B41/06;F25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1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热式双效第 一类 吸收 式热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制冷技术与低温余热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双效第一类吸收式机组与单效第一类吸收式机组相比,前者性能指数高而供热温度低,后者性能指数低而供热温度高——性能指数与供热温度之间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从实际的热力学参数——主要是热泵机组的性能指数和供热温度——看,二者之间体现余热利用率的性能指数和体现供热能力的供热温度方面的差别是很大的;热力学参数方面存在的较大跨度预示着双效与单效之间存在着具有中间热力学参数的中间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
从热力学原理角度看,回热可以提高正向循环热效率,则对应着降低逆向循环的性能指数;而逆向循环性能指数的降低,则伴随着其供热温度的提高。这样,采用合理的回热技术手段,得到热力学效果介于双效与单效之间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即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作为热泵,供热温度的提高则预示着能够利用更低温度的余热资源;作为制冷机,供热温度的提高则可以降低对驱动热介质的温度要求。同时,这也丰富了第一类吸收式机组的类型,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冷/热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或溶液并联循环双效、或再加上第二溶液泵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得到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泵,得到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增加第二冷凝器和第四节流阀,得到以第二冷凝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增加新增节流阀或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得到以新增吸收器为附加高温供热端的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1.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高压发生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2.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的溶液串联循环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节流阀或冷剂液泵、吸收-蒸发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泵,将低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低压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或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吸收-蒸发器连通后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得到溶液串联循环回热式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玉,未经李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6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铜片研磨废水处理回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