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油机上曲柄销子的退出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6950.3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1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兆海;杨晓明;毛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曲柄 销子 退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对抽油机上曲柄销子进行操作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上曲柄销子的退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油田在进行抽油机调冲程作业时,操作维护人员在拆卸曲柄销子时都是使用大锤砸击冕形螺帽的方式,所谓的冕形螺帽是用丝扣方式安装在曲柄销子上的梅花状螺帽。为了使锤子砸击到螺帽上,作业人员必须要站在周围没有障碍物的高空位置上,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操作时间至少在35分钟左右,有时由于销子生锈等原因需要更多的时间,甚至半天。这种利用大锤大力砸击冕形螺帽的方式,不仅容易损伤设备、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因为可操作空间狭小,砸击实施不方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这种取出曲柄销子的方式浪费了人力、时间,还影响了开井时效。
发明内容
针对在平时抽油机调冲程作业时,危险性大、耗力费时等不良原因,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使曲柄销子从曲柄上快速退出的曲柄销子退出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油机上曲柄销子的退出器包括千斤顶、千斤顶加力杠和使该千斤顶紧靠在该曲柄销子上的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一个底板、垂直于该底板的两个对称的侧壁、以及分别沿该两侧壁顶边延伸的两个长条状凸沿,其中:
该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使该曲柄销子能进入该两侧壁和该底板包围的空间内;
每个侧壁底边长度使该固定架不阻碍该曲柄上的相邻销子孔;
每个侧壁的该顶部凸沿到该底板之间的距离使该顶部凸沿卡在该曲柄上曲柄销子顶部的同时使该千斤顶的顶端能紧靠在该曲柄销子的底部上。
对于上述曲柄销子的退出器,该两侧壁具有便于抓举的框架结构。
对于上述曲柄销子的退出器,该便于抓举的框架结构是工字梁结构。
对于上述曲柄销子的退出器,该固定架由厚度大于等于20mm的钢板制成。
对于上述的曲柄销子的退出器,该底板包括固定该千斤顶底部的结构。
对于上述的曲柄销子的退出器,该底板上固定该千斤顶底部的结构是均匀布置在该底板上的多个通孔。
对于上述的曲柄销子的退出器,该固定架还包括连接该两个长条状凸沿的两个对应末端的横梁。
对于上述的曲柄销子的退出器,该曲柄销子的退出器包括该千斤顶和该固定架的重量在内的总重量使至多两个成年人的力量能够抬起该曲柄销子的退出器。
对于上述的曲柄销子的退出器,该千斤顶的最小载荷大于等于该曲柄销子的最大载荷。
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的优势和特点在于:
1、解决了因抽油机长期使用曲柄销子砸不下来、更换困难的难题,节省了对曲柄销子进行退出操作的时间,保证了开井时效;
2、节省人力,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3、能有效地保护设备不受损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抽油机上曲柄销子的退出器中固定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抽油机上曲柄销子的退出器中固定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首先对与本发明相关的曲柄销子做简单介绍
曲柄销子是游梁式抽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油田的不断发展,自喷式采油井越来越少,有杆式抽油井不断增加,有杆式抽油井地面的主要设备是游梁式抽油机,游梁式抽油机因设备结构的原因,两侧有一对不停地同步旋转且长期裸露在外的曲柄,抽油机连杆通过曲柄销子与曲柄连接,抽油机曲柄与连杆连接部位是抽油机运转重点的关键环节,抽油机井负重载荷的传递主要由曲柄销子完成。
本发明抽油机上曲柄销子的退出器总体上包括千斤顶、千斤顶加力杠和使千斤顶紧靠在所述曲柄销子上的固定架。
下面,参照图1说明固定架一个实施例的形状结构。固定架100包括一个底板101、垂直于底板101的两个对称的侧壁102a和102b、以及分别沿两侧壁顶边延伸的两个长条状凸沿103a和103b。其中,两侧壁102a和102b之间的距离d1使曲柄销子能进入两侧壁102a和102b与底板101包围的空间内;每个侧壁底边长度d2使固定架100不阻碍该曲柄上的相邻销子孔;每个侧壁的顶部凸沿到底板101之间的距离d3使顶部凸沿103a和103b卡在该曲柄上曲柄销子顶部的同时使千斤顶的顶端能紧靠在曲柄销子的底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6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丙烯螺纹连接管件
- 下一篇:一种高速分条整经机中的导丝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