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网状片上网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7200.8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蔡觉平;魏洁;李赞;姚磊;王韶力;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04 | 分类号: | H04L12/04;H04L12/5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 网状 网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涉及多内核处理器芯片片上网络的结构,可用于处理多媒体技术或无线应用等产生的大规模数据。
背景技术
片上网络NoC是把互连网络用于片上系统设计,解决片上组件之间的通信问题。与传统结构如总线结构、交叉开关结构相比,具有可靠性高、扩展性强,功耗低的优点。
传统的二维网状片上网络结构规则、简单易于实现,并具有良好的复用性,因此二维网状网络是目前研究中最常用的片上网络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每一个路由节点与四个相邻的路由节点和一个内核相连;每个路由节点为一个交换开关S;每一个内核中,二级缓存器L2与处理单元PE、一级缓存器L1、网络适配器NI集成在一起。
交换开关S,其结构如图2所示,该交换开关S由North、South、East、West四个I/O端口,处理单元接入端口PE port,五个多路选择器MUX,五个选择单元,五个先进先出队列Queue和一个交叉开关阵列组成。North、South、East、West四个I/O端口,处理单元接入端口PE port均由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两部分组成。输入端口与该输入端口的先进先出队列Queue相连;输出端口与该输出端口方向的多路选择器MUX相连;多路选择器MUX同时和该多路选择器MUX方向上的选择单元相连;多路选择器MUX又通过交叉开关阵列和其他所有多路选择器方向的多路选择器MUX、先进先出队列Queue相连。
该交换开关S把数据从一个输入端口传输到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口,实现片上网络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为:数据从某个输入端口输入,先进先出队列Queue对输入数据进行缓存;然后由交叉开关阵列确定传输路径;接着多路选择器MUX在选择单元的控制下选择传输来的数据;最后被选择的数据经输出端口输出。
根据Pande’s性能模型,建立处理单元PE之间写/读操作的片上网络传输延时模型:
写操作:如图3(a)所示,当第i个处理单元PEi向第j个处理单元PEj写数据时,PEi首先向PEj发送写请求,然后PEj响应该请求,接着PEi开始向PEj写数据。因此PEi写操作的片上网络的传输延时T noc write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Tnoc write=Th+TS+TC+TW=Htr+L/b+TC+TW
式中,Th,Ts,Tc,TW分别是头部延迟,序列延迟,通信延迟和响应时间,H是跳数,tr是路由延迟,L是包长,b是带宽。
读操作:如图3(b)所示,当第i个处理单元PEi从第j个处理单元PEj读数据时,PEi首先向PEj发送读请求,然后PEj响应该请求,接着PEj开始向PEi发送数据。因此PEi读操作的片上网络的传输延时T noc read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Tnoc read=2Th+TS+2TC+TW=2Htr+L/b+2TC+TW
式中,Th,Ts,Tc,TW分别是头部延迟,序列延迟,通信延迟和响应时间,H是跳数,tr是路由延迟,L是包长,b是带宽。
传统的二维网状片上网络系统中,由于处理单元PE请求过于集中造成拥塞,并且系统需要等待处理单元PE对写/读请求进行响应,通信延迟Tc和响应时间TW大,造成片上网络的传输延时和功耗大,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延时和功耗大的问题尤为明显,无法满足系统在短时间内及时处理大量数据的要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偶氮金属螯合物染料和光记录介质
- 下一篇:非水电解质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