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垃圾清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7409.4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宏;王学华;薛俊;邹学谦;梅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新安洁环境绿化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00013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垃圾 清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自动清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垃圾清扫装置,主要应用于街道、人行道的垃圾、杂物清扫。
背景技术
垃圾清扫是每日保持城市清洁的必须进行的工作,目前已公开的垃圾清扫方法中大部分靠人力作业完成,少部分进行了机械化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人力成本过高,清扫效率低下,扬尘二次污染,危害清扫人员身心健康和影响周边环境,改善和促进清扫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现有的路面清扫车的基本原理:由前盘刷将垃圾收拢,中间用大功率吸尘器将垃圾吸至垃圾箱。这种设备往往要用大功率柴油机或者汽油机做动力,动力需求较大,在清扫过程排放汽车尾气和产生较大噪音,造成二次污染。其主要局限性在于只能在机动车道上进行作业。近几年,陆续有用于小区、车间清扫的小型清扫车的专利公布,其原理:用电池或者小型汽油机做动力,结合前盘刷与底部滚刷相结合的方式将垃圾直接扫至垃圾收集袋。有的带有吸尘吸水功能。但是这类小型垃圾清扫装置也有其局限性,即垃圾箱容量过小;不方便在人行道等路面情况复杂的情况下使用;对于尺寸较大的垃圾无能为力等,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垃圾清扫装置,该装置具有能将较大垃圾扫离地面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面垃圾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外壳、滚扫机构、履带刷机构、直流电机、蓄电池、传动机构、上挡板、下挡板;滚扫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前部,履带刷机构设置在外壳的中部,履带刷机构与水平面呈50~60°安装;上挡板、下挡板均位于外壳内,上挡板位于滚扫机构与履带刷机构之间,上挡板的下端与滚扫机构的后侧滚刷刷毛相接触,上挡板的后侧上部与履带刷机构的排刷刷毛相接触,下挡板位于履带刷机构的后侧,下挡板的上端点的高度低于履带刷机构的上部的第一链轮的高度;下挡板的下端与位于下挡板后方的外壳的下端之间固定有底板构成垃圾收集箱;蓄电池由导线与直流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直流电机固定在外壳上,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由联轴器与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滚扫机构的刷辊轴、履带刷机构的第一链轮传动轴分别与传动机构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小型路面清扫装置相比,本发明装置能够解决整车的越障能力,可以在地面有8-12cm的突起物上越过,不影响整车顺利通行,同时该装置利用了滚刷刷毛旋转时产生的负压、排刷刷毛与挡板之间的摩擦和相邻排刷刷毛之间的U型斗式提升作用,能顺利的将垃圾等杂物输送到垃圾收集箱。同时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中采用转速可调的排刷刷毛和滚刷刷毛的相对运动作为将垃圾扫离地面的驱动力,具有能将较大垃圾扫离地面的能力。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体积小、能耗低、噪音小,清扫效果好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街道、人行道等地面的清扫工作,甚至可用于路面情况不太好的地面清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外壳,2-下挡板,3-排刷刷毛,4-第一链轮,5-刷毛固定杆,6-排刷驱动链条,7-第一轴承座,8-上挡板,9-刷辊,10-滚刷刷毛,11-直流电机,12-齿轮组,13-第二轴承座,14-滚刷驱动链条,15-帆布,16-垃圾收集箱,17-刷辊轴,18-第二链轮,19-第三链轮,20-短节距输送链条,21-第四链轮,22-第五链轮,23-第六链轮,24-第一链轮传动轴,25-第二链轮传动轴,26-第一输出轴,27-第二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新安洁环境绿化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新安洁环境绿化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