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塘防蚊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07647.5 申请日: 2010-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2132696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7
发明(设计)人: 黄竹;黄山 申请(专利权)人: 黄竹;黄山
主分类号: A01M1/04 分类号: A01M1/04;A01K67/03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0062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河塘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防制疟疾传播媒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按蚊繁殖的河塘防蚊装置。

背景技术

按蚊叮咬人或动物,传播恶性疟疾,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卫生害虫。公知,防制传播媒介,消灭按蚊,是预防疟疾传播的重要措施,但是,迄今为止,这一防制措施的效果却不大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现有技术只能使用杀虫剂杀灭隐藏在居民区附近的草丛、牲畜栏和居室里的成蚊,而无法从源头控制按蚊的繁殖。公知,按蚊常在河塘等大型水体产卵繁殖,其产卵的水域范围很广,现今控制按蚊繁殖仍属于技术上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控制按蚊繁殖的河塘防蚊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控制按蚊繁殖的河塘防蚊装置,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顶盖、诱虫灯、气窗、浮圈、固定绳、羽化室、诱虫室、捕蚊台、河塘和堤岸,所述浮圈设在河塘中央的水面上,该浮圈为圆圈形状,其上部浮出水面5-10厘米,其下部浸入水面下,该浮圈的上端面设为蹲守台,所述气窗的形状与浮圈相配,该气窗设有均匀分布的细密网孔,能透光透气而飞蚊无法穿过,该气窗的底部与该浮圈内侧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顶盖的形状与气窗相配且其底面的外周与所述气窗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顶盖的外周沿突出气窗外5-20厘米,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在该顶盖的中央,其下面设有诱虫灯,所述顶盖下面被隔离的空间设为羽化室,该羽化室下面的水体设为诱虫室,该诱虫室的水面设有数个捕蚊台,所述浮圈和捕蚊台均由材质比水轻的材料制成,能浮于水面;所述浮圈下面设有固定绳,该固定绳的底端固定在河塘的底部,能防止浮圈漂流移位。

在本发明中,在太阳能电池板和顶盖的遮盖下,诱虫室的水体可避免阳光直射,其阴凉的表层水适合按蚊幼虫生活。

在本发明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有时间控制电路,白天能自动关闭诱虫灯,夜间能自动开亮诱虫灯。

公知,按蚊幼虫需长时间漂浮在水面觅食与呼吸,白天,在不长水草的河塘中央,太阳的曝晒造成表层水的高水温,按蚊幼虫是无法适应长时间漂浮在高温的水面觅食与呼吸的,而泥质的堤岸常常滋生水草,水草能吸收太阳光,使河塘边的表层水降温,因此按蚊幼虫会游入河塘边滋生水草的水域生活。在本发明中,所述堤岸由混凝土筑成台阶形,公知,混凝土所筑的堤岸使水草无法扎根,因而能防止水草滋生,而台阶形的堤岸与斜坡形的堤岸相比,能扩大对太阳光的受热面积,有效地吸收太阳光,造成按蚊幼虫无法忍受的高温表层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台阶的底级设有蛙穴,白天,蛙类爬进蛙穴夏蛰,避免阳光的烤晒和逃避天敌的猎食;冬天,蛙类可爬入蛙穴冬眠而有利继续繁殖。

本发明的优点:在按蚊的繁殖季节,雌按蚊产卵于河塘水里孵化为幼虫,白天,按蚊幼虫无法忍受河塘边的高温表层水,会游入阴凉的诱虫室的水面觅食与呼吸;夜间,因按蚊幼虫具有趋光性,在诱虫灯的灯光引诱下,河塘里的按蚊幼虫会自动聚集到明亮的诱虫室,按蚊幼虫在诱虫室化蛹,由蚊蛹羽化出的成蚊飞入羽化室,因羽化室已被隔离,成蚊无法飞出,其繁殖链被切断;夜间,蛙类从蛙穴爬出,可爬上浮圈上面的蹲守台蹲守,捕食受诱虫灯的灯光诱来的飞虫和飞蚊;蛙类也可爬到诱虫室里的捕蚊台上蹲守,捕食羽化室里的飞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疟疾高度流行的居民区和名胜风景区广泛布设河塘防蚊装置,可控制按蚊繁殖,预防疟疾传播,保障居民和游客的健康;且可促进有益动物蛙类的繁殖,利用蛙类捕食飞蚊和飞虫,这既符合大自然的法则且无公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河塘防蚊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河塘防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一种控制按蚊繁殖的河塘防蚊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4、顶盖13、诱虫灯1、气窗3、浮圈10、固定绳8、羽化室12、诱虫室9、捕蚊台2、河塘7和堤岸5,所述浮圈10设在河塘7中央的水面上,该浮圈10为圆圈形状,其上部浮出水面5-10厘米,其下部浸入水面下,该浮圈10的上端面设为蹲守台11,所述气窗3的形状与浮圈10相配,该气窗3设有均匀分布的细密网孔,能透光透气而飞蚊无法穿过,该气窗3的底部与该浮圈10内侧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顶盖13的形状与气窗3相配且其底面的外周与所述气窗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顶盖13的外周沿突出气窗3外5-20厘米,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设在该顶盖13的中央,其下面设有诱虫灯1,所述顶盖13下面被隔离的空间设为羽化室12,该羽化室12下面的水体设为诱虫室9,该诱虫室9的水面设有数个捕蚊台2,所述浮圈10和捕蚊台2均由材质比水轻的材料制成,能浮于水面;所述浮圈10下面设有固定绳8,该固定绳8的底端固定在河塘7的底部,能防止浮圈10漂流移位;所述堤岸5由混凝土筑成台阶形,该台阶的底级设有蛙穴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竹;黄山,未经黄竹;黄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