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隔热保温型瓦楞纸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7710.5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9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胜;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广胜 |
主分类号: | B32B29/08 | 分类号: | B32B29/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隔热 保温 瓦楞纸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楞纸板,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冲击隔热保温型瓦楞纸板。
背景技术
现有七层瓦楞纸板又称三层瓦楞纸板,由两层面纸,三层瓦楞芯和两层夹芯纸构成。它主要用于制作运输超重物品的包装箱。这类产品作为某些较大型、重型产品的包装,诸如机电产品、摩托车、自行车的包装等,主要用于替代大部分粗糙、笨重又耗费大量木材资源的木箱包装。但现有七层瓦楞纸板强度尚不如木板。为使瓦楞纸箱获得必要的强度,通常采取增加瓦楞层数的方法,不仅增加制造成本,强度往往还是难以保证产品运输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七层瓦楞纸板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缓冲性能好,耐冲击,隔热保温型瓦楞纸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其包括外层面纸、底层面纸、夹芯纸Ⅰ、夹芯纸Ⅱ、瓦楞纸芯Ⅰ、瓦楞纸芯Ⅱ,所述外层面纸和夹芯纸Ⅰ之间为瓦楞纸芯Ⅰ,底层面纸和夹芯纸Ⅱ之间为瓦楞纸芯Ⅱ,其特征在于:夹芯纸Ⅰ和夹芯纸Ⅱ之间为木塑发泡材料层;瓦楞纸芯Ⅰ、瓦楞纸芯Ⅱ和木塑发泡材料层高度相同。
所述瓦楞纸芯形状可以是GB/T 6544-2008标准规定的V、U或UV楞型,瓦楞纸芯界面结构可以是GB/T 6544-2008标准规定的A、B、C、E、F 、G 、N 或O 楞型,瓦楞纸芯 Ⅰ和瓦楞纸芯Ⅱ的形状和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木塑发泡材料可以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木塑发泡材料,泡孔结构宜为闭孔,孔径宜为0.5~5mm。
所述夹芯纸Ⅰ和夹芯纸Ⅱ可以不设,即瓦楞纸芯Ⅰ和瓦楞纸芯Ⅱ的一面直接粘接在木塑发泡材料层上。
所述外层面纸、底层面纸可采用牛皮纸,瓦楞纸芯及夹芯纸可采用瓦楞原纸。
各层之间的粘结所用胶黏剂可为传统瓦楞纸板用的淀粉胶,可以用辊筒涂胶。
所述木塑发泡复合材料是以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热塑性塑料及植物纤维粉为原料,经挤出、注塑、压制等成型方法制成的复合材料。由于木塑发泡复合材料含有随机分布的无数个小气泡,小气泡又成圆球形,而圆球形对外来冲击力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恢复性,因而本发明七层瓦楞纸板较传统的七层瓦楞纸板,抗冲击性能大大提高。而且,木塑发泡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透湿度低、透气率低,可以赋予制品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另外,木塑发泡材料价格低廉,因此,对制造成本影响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各实施例之瓦楞纸板的各项性能按GB/T 6544-2008规定方法进行测试,采用GB/T 6546-1998测试《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法》测试边压强度,采用GB/T 6545-1998《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法》测试耐破强度,采用GB/T 6548-1998《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法》测试粘合强度。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外层面纸1、底层面纸7、夹芯纸Ⅰ3、夹芯纸Ⅱ5,两层瓦楞纸芯Ⅰ2、瓦楞纸芯Ⅱ6,所述外层面纸1和夹芯纸Ⅰ3之间为瓦楞纸芯Ⅰ2,底层面纸7和夹芯纸Ⅱ5之间为瓦楞纸芯Ⅱ6,夹芯纸Ⅰ3和夹芯纸Ⅱ5之间为木塑发泡材料层4;瓦楞纸芯Ⅰ2、瓦楞纸芯Ⅱ6和木塑发泡材料层4高度相同;瓦楞纸芯Ⅰ2、瓦楞纸芯Ⅱ6形状是GB/T 6544-2008标准规定的V、U或UV楞型,瓦楞纸芯Ⅰ2、瓦楞纸芯Ⅱ6界面结构是GB/T 6544-2008标准规定的A、B、C、E、F 、G 、N 或O 楞型,瓦楞纸芯Ⅰ2、瓦楞纸芯Ⅱ6的形状和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木塑发泡材料层4,是PE、PP、PVC或PS木塑发泡材料层,泡孔结构为闭孔,孔径0.5~5mm。
外层面纸1和底层面纸7采用牛皮纸,瓦楞纸芯Ⅰ2、瓦楞纸芯Ⅱ6及夹芯纸Ⅰ3、夹芯纸Ⅱ5采用瓦楞原纸;所用胶黏剂为传统瓦楞纸板用的淀粉胶,用辊筒涂胶。
本实施例之七层瓦楞纸板的边压强度为20.5kN/m,耐破强度为3545kPa,粘合强度为 9.5N/m,远远超过七层瓦楞纸板国家标准规定的最高指标。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广胜,未经曾广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