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眼镜成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7778.3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眼镜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眼镜呈现三维立体影像的三维眼镜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多媒体已经进入三维立体影像时代,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三维立体影像都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相对于普通的二维平面影像的技术优势、逼真效果等方面都人们选择它的重要原因。
纵观现在已经存在的三维立体影像技术,无论是三维电影还是三维电视机,无非基于下列方式:
第一种,色分法:通过有色眼镜,左右眼分别过滤掉不需要的颜色从而看到不同的影像。
第二种,光分法:是用的偏振镜原理,用于供左右两眼观看的影像分别用偏振方向正交的两个偏振光投射到人眼,观看时戴上一副通透过偏振光的眼镜,使两眼分别看到各自所需的影像。
第三种,时分法:显示端上轮流显示左右两眼的影像,佩戴特殊液晶眼镜,当左眼影像出现时,左眼的液晶体透光,右眼的液晶体不透光;当右眼影像出现时,只有右眼的液晶体透光,左右两眼只能看见各自所需的影像。
第四种,裸眼式:通过多透镜控制左右影像的射向,使右眼影像聚焦于观看者右眼,左眼影像聚焦于观看者左眼,从而不需要立体眼镜就能产生立体影像。
上面各种技术都有其先进性,但缺点也很明显:
第一,加重视力问题者负担,比如近视眼、老花眼等,在采用色分法、光分法、时分法时。需要戴上两副眼镜;
第二,需特殊眼镜和显示端,不具有通用性,如时分法;
第三,色分法、光分法、时分法、裸眼式均无法实现空间影像。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眼镜成像系统,该三维眼镜成像系统将三维成像技术与眼镜相结合,实现了使用者通过佩戴一副眼镜即可观看眼镜中呈现的三维立体影像,从而方便了用户的携带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眼镜成像系统,该三维眼镜成像系统将三维成像技术与眼镜相结合,实现了使用者通过佩戴一副眼镜即可观看眼镜中呈现的三维立体影像,从而方便了用户的携带与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眼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眼镜成像系统包括:
一镜片组,其包括一左镜片和一右镜片;
一眼镜架,其包括一镜框,所述左镜片、所述右镜片安设于所述镜框中,所述眼镜架中还设置有:一连接单元、一存储单元、一加速度感应单元、一中央处理器和一图形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连接单元,用于与一存储有影像资料的主机相连,并接收所述主机发送的影像资料;
所述加速度感应单元,用于感测使用者头部的实时运动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连接单元发送来的影像资料,并将所述影像资料存入所述存储单元中;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加速度感应单元输出的实时运动信息,根据所述实时运动信息计算出如何显示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影像数据,并把计算结果发送至所述图形处理单元;
所述图形处理单元,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影像数据,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发送来的计算结果对读取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影像数据发送至所述镜片组以进行显示。
优选地,所述左镜片、所述右镜片为不透明镜片。
优选地,所述眼镜架还包括两个镜腿,一所述镜腿内开设一空腔,所述连接单元、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加速度感应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图形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为一无线连接单元,其包括一天线和一无线处理单元。
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为一无线连接单元,其包括一天线和一无线处理单元,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镜腿的尾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为一与所述主机的接口相适配的接口单元。
优选地,所述三维眼镜成像系统还包括一接口,所述接口用于连接一电源以向所述三维眼镜成像系统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镜片为液晶镜片。
优选地,所述眼镜架上还设置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用于调节所述镜片组显示影像的清晰度及视界范围。
优选地,所述镜框全方位地覆盖住眼睛。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三维眼镜成像系统通过将三维成像技术与眼镜相结合,实现了使用者通过佩戴一副眼镜即可观看眼镜中呈现的三维立体影像,从而方便了用户的携带与使用。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三维眼镜成像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油组合物
- 下一篇:用于治疗亨廷顿病的组织激肽释放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