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7877.1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6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强;林林;黄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触控单元的电性特征作为人体识别的判断基准的触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人们的生活也更依赖电子产品。人们常用的电子产品经常会储存许多机密资料,例如是私人电话、简讯或行事历资料等等。为了避免这些机密资料的外流,必须在电子产品上建构适当的信息安全机制。
举例来说,要求使用者输入密码是一种常见的信息安全机制。为了提高信息安全性,可以要求密码必须由英文字母与数字作为组合。
或者,也可以在屏幕上跳出随机排列的数字视窗,让使用者以鼠标来点选数字,以避免木马程序窃取键盘所输入的密码。
除了上述各种方式,业界亦积极研发各种信息安全机制,以提高信息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利用触控单元的电性特征作为操控画面及识别人体的判断基准,以提供一种架构于触控装置的信息安全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触控单元。触控单元具有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依据触控单元的电性特征,操控一画面。依据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电性特征识别一人体。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装置。触控装置包括一触控单元、一显示单元、一检测单元、一画面操控单元及一识别单元。触控单元具有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显示单元设置于触控单元下,并用以显示一画面。检测单元用以检测触控单元的电性特征。画面操控单元依据触控单元的电性特征,操控画面。识别单元依据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电性特征识别一人体。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触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触控装置的方块图。
图3绘示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A绘示触控单元位于画面操控程序的示意图。
图4B绘示触控单元110位于识别人体程序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触控装置
110:触控单元
120:显示单元
130:检测单元
140:游标控制单元
150:识别单元
160:计时单元
170:处理单元
700:变化曲线
800:手指
900:画面
A1:第一区域
A2:第二区域
A3:第三区域
T0:预定时间区间
P:触控点
S101、S103、S105、S107、S109、S113、S115、S117、S 119: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出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中省略了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请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触控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触控装置100的方块图。触控装置100包括一触控单元110、一显示单元120、一检测单元130、一画面操控单元140、一识别单元150、一计时单元160及一处理单元170(检测单元130、画面操控单元140、识别单元150、计时单元160及处理单元170仅绘示于图2)。触控单元110用以感应手指或触控笔的接触,例如是电容式触控薄膜或电感式触控薄膜。显示单元120设置于触控单元110下方,故在图1中,显示单元120是以虚线表示。显示单元120用以显示一画面900,例如是一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或一有激发光二极管面板(OLED panel)。检测单元130用以检测触控单元110被接触的情况。画面操控单元140用以操控画面900(例如是卷动画面、放大画面、点选选项等等)。计时单元160用以累计时间。处理单元170则用以执行各种运算与判断程序。检测单元130、画面操控单元140、计时单元160及处理单元170例如是一集成电路芯片、一固件电路或储存数组程序码的记录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7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位断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野猪转基因的研究及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