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臭氧尾气吸收的反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8438.2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马军;王群;赵乘寿;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8/00 | 分类号: | B01J8/00;B01D53/88;B01D53/66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臭氧 尾气 吸收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反应设备,尤其是臭氧尾气吸收装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臭氧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臭氧尾气处理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臭氧在投加到水里时,由于装置的吸收率很难达到100%,有很大一部分臭氧剩余,对于剩余的臭氧水厂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会将臭氧尾气作为预处理氧化剂而被回用,但出来的尾气仍然远远高于排放标准。当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0.1毫克/升时,便会使人感到头晕、眼涩、咽喉疼痛等症状,较高的含量将是致命的,所以这些臭氧尾气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够排放。
目前常用的尾气处理方法有:活性炭法、药剂法、燃烧法、霍加拉特法。活性炭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它在吸收臭氧的同时,很大一部分活性炭也被消耗掉了,其中每处理5—6克臭氧可消耗1克活性炭,同时为了防止因温度低而结露,致使活性炭被润湿,从而降低分解能力,常常需要保持炭床温度在60一80℃,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运行费用,另一方面如果温度控制不好,炭层会发生燃烧或爆炸。药剂法一般需要对药剂进行再处理,增加了处理工序。燃烧法处理效果较好,热分解后的臭氧浓度基本上不受分解前臭氧浓度的影响,但一般需要温度> 350℃,运行费用较高。“霍加拉特”剂催化分解法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在运转过程中考虑每隔50–100小时后进行活化再生,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臭氧尾气吸收的反应装置,使之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尾气吸收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催化剂不需要再生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手段实现的。
一种用于臭氧尾气吸收的反应装置,采用叠式塔体结构,塔体具有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在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间设置有内室,内室的顶部为弧形挡板;第一吸收塔底部具有与底部气室相通的布气板,所述底部气室有进气管与外部相通;第二吸收塔底部的布气管通过导气管与内室相通,所述导气管呈一倒置U形管结构,一端通过弧形挡板中部的开口与内室相通,另一端与第二吸收塔底部的布气管相通。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的臭氧尾气吸收反应装置,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尾气吸收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催化剂不需要再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臭氧尾气吸收反应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图1方案导气管局部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塔体具有第一吸收塔1、第二吸收塔2;在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间设置有内室3,内室的顶部为弧形挡板4;第一吸收塔底部具有与底部气室5相通的布气板6,所述底部气室有进气管7与外部相通;第二吸收塔底部的布气管8通过导气管9与内室相通,所述导气管9呈一倒置U形管结构,如图3所示,一端通过弧形挡板4中部的开口与内室相通,另一端与第二吸收塔底部的布气管8相通。布气板6布置在吸收塔1的下部,布气板10布置在第二吸收塔的底部。布气板承载催化剂,其上设有小布气孔。在吸收塔2上设置补水阀门11,对反应器进行定时的补水。13、14为催化剂、15压力控制阀、16放空管、17放空管阀门,18为第二吸收塔的控制液面。
进气管7深入反应器的中部,反应器内的压力及处理气体量通过设置在进气管7上的阀门以及排气管上的压力控制阀15调节。在进气管7上设置一个止回阀19,防止由于系统停止运行时水回流。气体由进气管7进入反应器内,经过下部设置的布气板6进行均匀布气,同时与布气板上的催化剂13以及水接触,布气板上面都设有小布气孔,其材质主要是由钛板制成。在反应器的内室上部是一个弧形挡板4,在弧形挡板4中间开孔,并且与导气管9连接,为了防止水流入内室,导气管最高处高出液面18一定高度。内室3收集到的气体通过导气管9进入布气管8,再经过布气板10与催化剂14以及水接触,布气板6和布气板10不但起到了是气体均匀布气的作用,而且起到了承托上部催化剂的作用。尾气管上设有压力表和压力控制阀。在反应器的下部设置放空管16和放空阀门17,以方便内部水的放空。由于在通气的过程中气体会带走一部分水,所以在反应器设置补水管以及补水阀门,定期对反应器进行补水,臭氧在高pH值下分解更快,所以可以适当的增加水的pH值来促进臭氧的分解。催化剂13和催化剂14可以是同种催化剂也可以是不同种催化剂,本发明中使用的催化剂主要为沸石类、金属的氧化物或是氢氧化物以及活性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8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