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发泡冰箱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9184.6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水江波;王贞平;江峰;叶小三;黄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18 | 分类号: | B29C44/18;B29C44/4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冰箱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发泡冰箱生产工艺,属于冰箱发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冰箱、冰柜发泡一般是指硬质聚氨酯发泡,泡沫在冰箱外壳和内衬之间,由异氰酸酯(俗称黑料)、组合聚醚(俗称白料)经发泡机混合头高压混合后,注入模具箱体或门体空腔内反应,并放出热量,原料中的发泡剂遇热气化,形成微气泡,微气泡生长、膨胀,充满箱体或门体的空腔,固化形成硬质聚氨酯闭孔泡沫。泡沫的性能和生产工艺决定了冰箱、冰柜性能的优劣。
泡沫性能和生产工艺与反应速度有关,可用凝胶时间来表征反应速度的大小。一般,反应速度越快,泡孔越细腻,导热系数越低。反应速度越快,泡沫膨胀越快,放出气体速度加快,泡沫处在相对密封空腔内气压增大,流动阻力增加,泡沫不易流动,因此发泡生产工艺需要改变。
目前,冰箱发泡生产效率在逐步提高,箱体和门体装配工艺越来越精细,其内部空腔几乎是密封的,泡沫在这“密封”的空腔内流动,泡沫反应、膨胀的加速,放出气体加快,泡沫流动过程中空腔内气压增大,流动阻力增加,填充满整个空腔所需的原料多,制得的冰箱泡沫密度高、分布不均匀、生产效率低、保温性能不佳。为改善冰箱性能,降低原料用量,需要改变冰箱发泡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发泡冰箱生产工艺,泡沫反应速度快,大大提高冰箱发泡生产效率,提高冰箱保温性能,降低泡沫表面气泡几率,大大提高冰箱发泡质量。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负压发泡冰箱生产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冰箱箱体置于密封系统中;
b、注料前对箱体空腔进行抽真空使之呈负压状态;
c、向箱体空腔进行注料,料液发泡、填充、固化形成发泡箱体。
所述抽真空步骤,是箱体空腔的真空度范围在0~-0.08Mpa;
所述注料步骤,是向箱体空腔内注入由异氰酸酯和组合聚醚按重量份1.1~1.3∶1组成的料液,所述组合聚醚中含有发泡剂,发泡剂在组合聚醚中的重量百分比为9~23%;
所述发泡剂为环戊烷、异戊烷、245fa、365mfc、134a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首先对箱体抽真空,再向箱体空腔注入料液发泡,泡沫凝胶时间可降低至16-30秒,泡沫反应速度快,箱体固化时间比常压发泡降低2min以上,发泡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
2、泡沫强度高,可降低箱体原料使用量。
3、泡沫更加细腻,泡孔更圆,泡沫导热系数低,降低5-10%,冰箱整机耗电量降低5-8%。
4、泡沫流动阻力小,泡沫表面质量好,气孔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冰箱负压发泡及夹具和模具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夹具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采用的沙发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空箱体,2前挡板,3前挡板衬板,4底板,5底板衬模,6沙发座,7后挡板,8后挡板衬板,9顶板,10顶板衬板,11模芯,12抽气孔,13导气孔,14顶部周边密封,15底部周边密封,16沙发座周边密封,17侧板,18侧板衬板,19拼条,20侧向周边密封,21密封腔,22水管让位空腔,23沙发座注料孔。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发明负压发泡冰箱生产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冰箱箱体置于密封系统中;
b、注料前对箱体空腔进行抽真空使之呈负压状态;
c、向箱体空腔进行注料,料液发泡、填充、固化形成发泡箱体。
所述抽真空步骤,是箱体空腔的真空度范围在0~-0.08Mpa;
所述注料步骤,是向箱体空腔内注入由异氰酸酯和组合聚醚按重量份1.1~1.3∶1组成的料液,所述组合聚醚中含有发泡剂,发泡剂在组合聚醚中的重量百分比为9~23%;
所述发泡剂为环戊烷、异戊烷、245fa、365mfc、134a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具体实施中,所采用的工艺步骤为:
1、空箱体预热过程:装配好的空箱体1通过滚筒线进入预热烘道,烘道温度45-60℃,预热时间1~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9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保持张力扎匝工具
- 下一篇:极端高温环境试验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