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筋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9850.6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迪浩耐磨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8 | 分类号: | F16L9/128;C08L23/06;C08K3/34;C08K3/04;B29C47/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管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传输领域的一种特种管材,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筋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塑料管材发展很快,很多新型塑料管材正在被推广应用,以塑代钢是一个大趋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作为一种有着特别优异性能的新材料而逐渐被市场认可。但现有技术生产的超高管环材刚度差,使用过程中弯曲、下垂严重;大口径薄壁管材容易扁、变形,无法生产,应用很受限制。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上设置加强筋,利用工字钢的原理,提高环刚度,提高耐压能力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通常的塑料加筋管材制造方法是采用机械设备二次成型,设备投资大,制造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筋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制造设备,实现塑料加筋管材的直接挤出成型,可以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大口径超薄壁管材,解决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使用中的的弯曲、下垂问题,还可降低实壁管道壁厚,节约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筋管材,其特征在于:管体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以质量份数比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筋管材的配料比例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100
滑石粉 3~6
石墨 0~1.0
阻燃抗静电材料 0~25。
所述的加强筋均匀、等距排列,并具有相同的尺寸和断面形状。
所述的加强筋的断面形状为半圆弧形、方形或梯形。
阻燃抗静电材料为行业内公知技术。
所述的制备方法是将原料混合后,投入挤出机进行塑化,并在压力下挤出,挤出的原料进入成型模具,进行压缩、塑化、固型、脱模,再经过冷却、切割成管材产品。
其中挤出机压力为400-600Kg/cm2。
公知技术中的挤出配方是用低分子蜡作润滑剂,本发明发现恰当比例的滑石粉可以很好的代替低分子蜡,即起润滑作用,又提高刚性,又降低成本。
所述生产设备中的成型模具的成型段和脱模段设有纵向的全交通槽,脱模段设置有冷却夹套。
其中全交通槽为一种凹槽,且该凹槽从头到尾不间断。
脱模段的外冷却采用具有冷却夹套的导热油冷却,导热油循环槽内设置加热装置,使冷却温度均匀、恒定,减少加筋管材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和收缩不均。
全交通槽的形状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筋管材外壁的加强筋形状、结构位置和断面形状都相符合。
所述的全交通槽均匀、等距离分布。
所述的全交通槽具有相同的尺寸和断面形状,断面形状为半圆弧形、方形或梯形。
对一般用途加筋管材,配方以质量百分比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石粉∶石墨=100∶3~6∶0~1.0;对煤矿井下用加筋管材,配方以质量百分比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石粉∶阻燃抗静电材料=100∶3~6∶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了一种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结构及生产方法、生产设备,实现了塑料加筋管材的直接挤出成型,具有投资少,生产简便易行的特点。
由于采用滑石粉作润滑剂,原料可以减少2%的生产损耗;由于加强筋的设计,在同等压力、同等口径条件下,与普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比较,壁厚可以减少20%以上。
解决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使用中的的弯曲、下垂问题,实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大口径超薄壁管材挤出成型。降低原材料成本、挤出大口径超薄管是本发明的主要贡献。
检测证明增强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筋管材的拉伸强度达到40Mpa以上,是普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1.3倍;环刚度达到SN12.5以上,是普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3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具有半圆弧形状加强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筋管材横截面图;
图中:1为挤出机料斗;2为挤出机;3为分流段;4为压缩段;5为成型段;6为脱模段;7为冷却夹套;8为全交通槽;9为加强筋;10为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质量份数比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筋管材的配料比例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迪浩耐磨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迪浩耐磨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98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式建筑材料
- 下一篇:一种道路裂缝修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