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0005.0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3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富;李政翰;唐启豪;何顺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资讯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一双差动感测资讯;
侦测该双差动感测资讯中的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以及
将该双差动感测资讯转换成一拟似全信号值的感测资讯,包括:将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转换成信号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双差动感测资讯转换成该拟似包括多个信号值的感测资讯更包括:
将所有负值转换成零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取得一差动感测资讯,该差动感测资讯包括多个差值;以及
转换该差动感测资讯成为该双差动感测资讯,其中该双差动感测资讯的每一个值分别是一对差值的差或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转换成信号值包括:
依据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在该差动感测资讯中相应的部分分别转换成多个信号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信号值分别相应于多个感测器之一的信号,并且每一个差值分别相应于多个感测器之一对感测器的信号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取得一感测资讯,该感测资讯包括多个信号值;以及
转换该感测资讯成为该双差动感测资讯,其中该双差动感测资讯的每一个值分别是依据三个信号值产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转换成信号值是分别以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在该感测资讯中相应的部分取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提供一分析包括多个信号值的感测资讯中的触碰的方法来分析该拟似全信号值的感测资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分析包括多个信号值感测资讯中的触碰的方法为分水岭演算法或连接物件演算法。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分析包括多个信号值感测资讯中的触碰的方法为依据每一个触碰相关感测资讯的部分或全部分别判断出一触碰位置。
11.一种转换感测资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器或一主机,执行至少以下作业:
取得一双差动感测资讯;
侦测该双差动感测资讯中的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以及
将该双差动感测资讯转换成一拟似全信号值的感测资讯,包括:将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转换成信号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该双差动感测资讯转换成该拟似包括多个信号值的感测资讯更包括:
将所有负值转换成零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取得一差动感测资讯,该差动感测资讯包括多个差值;以及
转换该差动感测资讯成为该双差动感测资讯,其中该双差动感测资讯的每一个值分别是一对差值的差或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转换成信号值包括:
依据每一个在一对零交会处中具双峰的触碰相关感测资讯在该差动感测资讯中相应的部分分别转换成多个信号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信号值分别相应于多个感测器之一的信号,并且每一个差值分别相应于多个感测器之一对感测器的信号差。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换感测资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取得一感测资讯,该感测资讯包括多个信号值;以及
转换该感测资讯成为该双差动感测资讯,其中该双差动感测资讯的每一个值分别是依据三个信号值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00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