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礁滩储层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0261.X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蒲勇;陈祖庆;盛秋红;彭嫦姿;李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4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礁滩储层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领域,涉及一种复杂礁滩储层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发展了多种储层预测方法,如地震相分析、地震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其中,地震反演是油藏描述中应用最广泛的勘探技术。如申请号为200510090128.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沉积相控制预测沙岩油藏储层属性的方法,实现了储层砂岩的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初始含油饱和度等物性参数和油水相对渗透率等的相控预测,只是针对碎屑岩储层的相控预测,但是,针对深层复杂礁滩储层的预测技术不够完善,储层的识别与定量预测精度较低, 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目前在用的主流地震反演技术均基于水平层状均匀介质理论,难以满足礁滩储层空间形态复杂,横向快速变化的块状地层体的地质情况,所建立的地质模型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地质体展布特征;
(2)在钻井资料较少的勘探新区,常采用虚拟井插值的方式来控制储层的边界。由于礁滩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复杂多变,无法准确确定虚拟井的位置和数量,采用虚拟井插值的方式无法准确而精细地刻画储层边界,难以满足探井部署和储量计算的要求;
(3)礁滩储层厚度大,储层内部波阻抗差异较小,采用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定量预测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礁滩储层预测技术存在的反演初始模型不准确、对储层的边界刻画不清晰以及储层厚度和孔隙度定量预测精度不够等缺陷,提出一种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复杂礁滩储层预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步骤如下:
① 精细刻画沉积相变线,确定目的层沉积相展布;
② 构建符合礁滩储层地质特征的初始波阻抗模型,开展相控测井约束反演,得到常规波阻抗数据体;
③ 二次建模构建更精细的相控初始模型,进行二次相控波阻抗反演和伽马反演,得到反映纯储层的波阻抗数据体;
④ 提取低波阻抗异常来确定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
⑤ 开展储层参数反演,定量预测储层的孔隙度和厚度,完成储层的精细描述。
其中,精细刻画沉积相变线,确定目的层沉积相展布,包括以下步骤:
(1)开展井震精细标定,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开展地震正演研究,确定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建立储层的地震识别模式和不同沉积相带的地震相识别模式;
(2)根据地震相识别模式开展高精度地震相分析,确定地震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结合钻井地质研究将地震相转化成沉积相,准确刻画沉积相变线,确定目的层沉积相展布特征。
构建符合礁滩储层地质特征的初始波阻抗模型,开展相控测井约束反演,得到常规波阻抗数据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构造精细解释层位和断层数据成果构建准确的地层框架模型;
(2)以已知地质规律为指导,以地震相和沉积相为约束,将分属不同沉积相带的井分别进行井曲线校正和归一化处理,利用沉积相变线控制井间的插值与横向拟合外推,构建符合礁滩储层地质特征的相控初始模型;
(3)利用该模型开展测井约束反演,得到常规波阻抗数据体。
二次建模构建更精细的相控初始模型,进行二次相控波阻抗反演和伽马反演,得到反映纯储层的波阻抗数据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波阻抗数据体上开展储层的二次精细标定和储层初步解释,确定储层的顶、底界面,进而将储层顶、底界面加入地层框架模型中进行二次相控建模,构建更精细的初始波阻抗模型,开展二次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
(2)利用二次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作为软约束进行伽马反演,设定合理的伽马门槛值利用伽马体对波阻抗体进行滤波,去除高伽马的泥灰岩隔层,得到反映纯储层的波阻抗数据体。
提取低波阻抗异常来确定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是在地震相和沉积相的约束下开展储层的精细解释,将礁间水道、礁后泻湖、滩间等相带内低波阻抗泥灰岩剔除,提取低波阻抗异常来确定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
开展储层参数反演,定量预测储层的孔隙度和厚度,完成储层的精细描述,包括以下步骤:
(1)交会分析储层孔隙度与波阻抗数据的相关关系,开展储层参数反演,得到储层孔隙度预测结果;
(2)在确定的有利储层分布区内提取目的层段孔隙度大于2.5%的低波阻抗样点进行累加得到储层时间厚度,与储层层速度相乘得到储层有效厚度分布;
(3)在上述储层孔隙度预测和厚度预测成果基础上开展储层综合评价,完成储层的精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02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