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栅、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立体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1742.2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H04N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陈华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 立体 显示装置 以及 显示 方法 | ||
1.一种光栅,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以实现立体显示,所述光栅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微光学结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呈阵列设置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光学结构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显示单元的对角线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光学结构的倾斜方向之间彼此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光学结构的栅距彼此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设定以所述微光学结构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显示单元的对角线方向的交点为原点,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在正7度至负2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光学结构包括柱面透镜或狭缝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的图像来源于多个视点的视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的图像是浮点值描述的,该浮点值的整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与视点的视图的关联关系,该浮点值的小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与视点的视图的颜色灰度值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该浮点值的整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与所述多个视点中的其中一个视点的关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点值的小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关联的视点的视图的相应位置的颜色灰度值填充到该子像素的百分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点值的整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与两个相邻的视点中的第一视点相关联,所述两个相邻的视点中的第二视点由所述第一视点和所述微光学结构的倾斜方向来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点值的小数部分表示所述第二视点的视图的相应位置的颜色灰度值填充到该子像素的百分比例,所述第一视点的视图的相应位置的颜色灰度值填充到该子像素的百分比例为1减去所述浮点值的小数部分。
12.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所述的光栅,所述光栅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和观看者之间。
13.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的光栅,所述光栅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14.一种光栅,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以实现立体显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呈阵列设置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通过遮光线相互区隔,所述遮光线相互交叉形成多个节点,所述微光学结构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节点的连接线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设定以所述微光学结构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节点的连接线方向的交点为原点,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在正7度至负2度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的图像来源于多个视点的视图。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的图像是浮点值描述的,该浮点值的整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与视点的视图的关联关系,该浮点值的小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与视点的视图的颜色灰度值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该浮点值的整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与所述多个视点中的其中一个视点的关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点值的小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关联的视点的视图的相应位置的颜色灰度值填充到该子像素的百分比例。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点值的整数部分表示该子像素与两个相邻的视点中的第一视点相关联,所述两个相邻的视点中的第二视点由所述第一视点和所述微光学结构的倾斜方向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17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补偿馈通效应的液晶显示面板
- 下一篇:宽带非零色散单模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