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屏用逐行清除微位相差膜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1918.4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潘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睿立宝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逐行 清除 相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显示屏用逐行清除微位相差膜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屏幕立体显示分为主动式电子快门方式和被动式圆偏光方式,即微相位补偿方式两种。
圆偏光立体屏幕的实现方式是在传统LCD屏幕的前端复合一层微位相差补偿膜,从而将实际显示的图像分割为奇数行像素和偶数行像素两组图片。常规成像模式是奇数行集合为左图像,偶数行集合为右图像。
现行实现微位相差补偿膜的工艺方式是:以高透过率光学材料PC片或玻璃片作为基础透光载体,单面采取逐行电镀液晶的方式制作而成。奇数行的液晶产生的效果使指定行的位相差值波长为固定的数值及角度,如125nm,+45度;偶数行的液晶产生的效果使指定行的位相差值波长为固定的数值及角度,如125nm,-45度,从而实现该补偿膜隔行透过的光线分割为左旋圆偏光和右旋圆偏光两组光线。
现行微位相差补偿膜存在如下主要缺陷:
1、设备昂贵、产能低下
以46时立体电视屏幕为例,目前,全球月产能仅为5000片。
2、复合加工困难
现行位相差补偿膜成品为硬性片材。用现行位相差补偿膜与LCD显示屏贴合时,作业模式为硬贴硬模式。这种硬贴硬的作业模式容易产生去泡不良、对位困难、固化困难等问题。
3、成本高
以46时立体电视屏幕为例,以现行作业方式,每片微位相差补偿片的成本为225美元,复合加工成本为100美元,可谓造价昂贵。
以上成本高、复合加工困难及产能低下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圆偏光立体电视机的普及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现有成品位相差膜作为作业基础,采取逐行清除工艺方式,将原有的位相差值归零,并采用卷轴膜的作业方式,与LCD显示屏贴合。用本发明制成的成品,将以软膜的形式存在,从而解决了现行补偿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如下:
将原有位相差膜按需要角度倾斜正负45度分别裁切,并接驳成长卷状;以透明材料为介质,分别将正、负45度的位相差膜复合在透明材料的正反面上,即透明材料的正面为正45度位相差膜,背面为负45度位相差膜;按预定的间隙清除原有的位相差光学层,达到在隔行保留原有位相差的同时,隔行清除位相差值,使其为零。
隔行清除的最终结果为:正面奇数行保留原有位相差值,偶数行清除为零;反面偶数行保留原有位相差值,奇数行清除为零。
用本发明制成的成品,透光膜形成逢奇数行位相差值为125nm、+45度,逢偶数行位相差值为125nm、-45度。
用本发明制成的成品具有成本低、加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精准高效等特点,具有广泛的使用需求和市场潜力。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125nm、+45度位相差膜,(2)透明材料介质,(3)125nm、-45度位相差膜,(4)位相轴,(5)保留原有相位部分,(6)位相清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给出一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将原有厚度为0.06mm,位相差值125nm位相差膜按需要角度倾斜正、负45度分别裁切,并接驳成长卷状;以厚度为0.08mm的透明TAC为透明材料介质2,分别将正、负45度的位相差膜1、3复合在TAC透明材料介质2的正、反面上,即TAC透明材料介质2的正面为正45度位相差膜,背面为负45度位相差膜;以激光打击方式,按预定的间隙清除原有的位相差光学层,达到在隔行保留原有位相差的同时,隔行清除位相差值,使其为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睿立宝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睿立宝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1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文音标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种钢焊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