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张力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2226.1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袁根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广业纺织厂 |
主分类号: | D03D49/12 | 分类号: | D03D4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纺织工业是我国国名经济的传统支柱,人们对纤维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因而创造出更多、更先进的工艺方法,这就能更充分地发挥纤维和织物的特性。为了配合这个发展,现代纺织机械运用机械技术、电气技术,特别是弱电技术创造出门类繁多、性能各异的加工机器。虽然现代的纺织机械都应用了多种技术,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织机中纱线的张力而言,通常传统的张力调节装置较为复杂,不能有效的对纱线的张力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且有效的张力调节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它包括织机本体、与所述的织机本体相伸缩连接且垂直于所述的织机本体的可伸缩压条、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可伸缩压条两端且平行于所述的可伸缩压条的定位部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的织机本体一侧的转轮,所述的于所述的织机本体还设置有与可伸缩压条相对应的凹槽,当张力调节装置工作时,纱线穿过两端的定位部,且所述的可伸缩压条凹陷于所述的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的可伸缩压条的端部具有向上倾斜预定角度的弧形,且与纱线行径的始端同侧的所述的可伸缩压条的一侧具有向上倾斜预定角度的弧形。
优选地,所述的可伸缩压条的端部与连接杆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杆的另一端可伸缩的连接于所述的织机本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部由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的织机本体上、另一端具有自由曲向延伸部的金属件构成,且所述的金属件的自由曲向延伸部形成具有两个平行于所述的可伸缩压条两端的凹槽曲段。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曲段位于所述的织机本体上表面的上端,且所述的凹槽区段的端部呈自由状态。
优选地,所述的转轮通过固定架固定于所述的织机本体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张力调节装置通过可伸缩压条以及固定部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呈松弛状态的纱线进行张力调节,当要加大对纱线的张力时,将可伸缩压条下压至凹操,较传统的张力调节装置而言,操作简单易行且有效。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张力调节装置的可伸缩压条未工作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根据本发明张力调节装置的可伸缩压条工作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织机本体;11-凹槽;2-可伸缩压条;21-连接杆;3-定位部;4-转轮;41-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它包括织机本体1、与织机本体1相伸缩连接且垂直于织机本体1的可伸缩压条2、固定设置于可伸缩压条2两端且平行于可伸缩压条2的定位部3以及转动设置于织机本体1一侧的转轮4,于织机本体1还设置有与可伸缩压条2相对应的凹槽11,当张力调节装置工作时,纱线穿过两端的定位部3,且可伸缩压条2凹陷于凹槽11中。
其中,可伸缩压条2的端部具有向上倾斜预定角度的弧形,且与纱线行径的始端同侧的可伸缩压条2的一侧具有向上倾斜预定角度的弧形。可伸缩压条2的端部与连接杆21相连,且连接杆2的另一端可伸缩的连接于织机本体1的内部。
此外,定位部3是由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织机本体1上、另一端具有自由曲向延伸部的金属件构成,且金属件的自由曲向延伸部形成具有两个平行于可伸缩压条2两端的凹槽曲段。凹槽曲段位于织机本体1上表面的上端,且凹槽区段的端部呈自由状态。
转轮4通过固定架41固定于织机本体1上。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广业纺织厂,未经吴江市广业纺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