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2413.X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8;H04W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时通讯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时通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即时通信软件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网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如今通讯融合的趋势下,传统通讯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将传统的话音、短信、彩信、邮件等通讯业务融合到了即时通讯软件里去,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通讯形态,包括:即时通讯、准即时通讯和非即时通讯,实现了互联网和通讯网的无缝通讯服务。
现有的即时通讯技术,对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采用统一处理的方式,联系人统一放置于联系人列表容器,当联系人向用户发送即时通讯请求或准即时通讯请求时,任务栏以闪烁联系人头像或弹出联系人发起的对话窗口等方式,提示用户有某联系人向其发起了通讯请求。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即时通讯技术对联系人的通讯请求采用统一处理的方式,当许多联系人向用户发送即时消息时,如果任务栏以闪烁联系人头像的方式提示用户查收该即时通讯信息,则用户需要从联系人列表中逐一选择其希望获取的联系人消息,即,用户无法迅速的获取到其所关心的联系人发送的即时通讯信息;如果任务栏以弹出联系人发起的对话窗口的方式提示用户查收该即时通讯信息,则任务栏会弹出许多的对话窗口,从而会影响用户其他的正常操作,减少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使用户即时的获取到其所关注的联系人发送的通讯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时通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联系人终端发送的通讯信息;
根据预充获取的关注联系人列表判断发送所述通讯信息的联系人是否为关注联系人,如果是,则向用户终端发送通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通知得到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置于最前端,使用户通过点击所述通知以获取所述通讯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即时通讯的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括:
通讯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联系人终端发送的通讯信息;
关注联系人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获取的关注联系人列表判断发送所述通讯信息的联系人是否为关注联系人,如果是,则向用户终端发送通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通知得到提示信息,使用户通过点击所述通知以获取所述通讯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一种即时通讯的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通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通讯信息;
提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知得到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置于最前端,使用户通过点击所述通知以获取所述通讯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时通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联系人终端,服务端和用户终端;
所述联系人终端,用于向服务端发送通讯信息;
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联系人终端发送的通讯信息;根据预先获取的关注联系人列表判断发送所述通讯信息的联系人是否为关注联系人,如果是,则向用户终端发送通知;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设置关注联系人,并接收服务端发送的通知,根据所述通知得到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置于最前端,使用户通过点击所述通知以获取所述通讯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向用户终端发送通知,用户终端根据通知得到提示信息,并将提示信息置于最前端,使用户无需查找联系人列表,通过点击所述提示信息即可获取其所述关注的联系人发送的通讯信息,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增加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用户选择关注联系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另一种用户选择关注联系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向用户显示非即时通讯信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同食品饮料包装容器中个体的识别方法
- 下一篇:吸顶式空调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