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油电力复合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2619.2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4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刚;强春媚;苗文华;刘振强;周红伟;冯圣玉;张圣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20 | 分类号: | H01B1/20;H01B13/00;C08L83/04;C08K13/06;C08K9/06;C08K3/36;C08K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油 电力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油电力复合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力防护特种先进材料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电力复合脂,亦称为导电膏,是一种涂在电力接头的接触面上用于降阻防腐、节约电耗的复合材料。电气接头在运行时,由于接头处各导电体之间是点接触,所以其接触电阻过大,会由于接头的局部损耗剧增而导致过热现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45%的螺栓性接线夹金具都有发热现象,由于发热现象的存在使得这些金具的表面有明显的灼烧和焊接形貌,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金具被烧毁;此时,如果在导电体相连接的接触面上涂抹电力复合脂,电力复合脂中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微粒会把导电体接触面的缝隙填满,使接触面上的各导电体之间的接触由“点接触”变成“面接触”,改善了接触面上各导电体之间的接触状况,大大降低了它们之间的接触电阻值,也就能大大降低了电能损耗,使得接头处的发热现象也会大为改善。
早期的传统技术中,多使用凡士林作为基础油,和金属研磨粉混合后制成电力复合脂,中国专利文献CN 1356699A就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强电接头的电力复合脂,所述电力复合脂包括油状介质凡士林和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粉末(铜粉、铝粉),将所述电力复合脂填充在强电接头的空隙中,增大了接触面,可有效防止电力接头发热。但是该技术中所述电力复合脂采用凡士林作为基础油,滴点很低,其在电力接头上使用时,温度高达200℃,在此温度下凡士林已经无法保持其原状态,而处于滴落状态,使其附着性大大降低,增加了电能的损耗,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所述电力复合脂的基础油滴点较低,附着性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硅油电力复合脂,具有滴点温度高、附着性好、理化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且经济性能好的优点,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电力复合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复合脂,包括如下成分:
硅油、经亲油性处理剂表面处理后的白炭黑以及导电金属粉。
所述的电力复合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硅油 100份
经亲油性处理剂表面处理后的沉淀法白炭黑
20~33份
导电金属粉 65~90份
稳定剂 0~2份
抗氧剂 0~2份。
所述的电力复合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硅油 100份
经亲油性处理剂表面处理后的沉淀法白炭黑
20~25份
导电金属粉 75~85份
稳定剂 0~2份
抗氧剂 0~2份。
所述的电力复合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硅油 100份
经亲油性处理剂表面处理后的气相法白炭黑
10~15份
导电金属粉 65~90份
稳定剂 0~2份
抗氧剂 0~2份。
所述的电力复合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硅油 100份
经亲油性处理剂表面处理后的气相法白炭黑
10~13份
导电金属粉 75~85份
稳定剂 0~2份
抗氧剂 0~2份。
所述硅油的结构为:
式中R是CH3或CH=CH2;R1、R2是CH3、C6H5或CH=CH2,R1和R2可相同或者不同;n=120~280;m=0~20;n+m=12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未经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