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叠结构以及记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2701.5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依田浩之;尾松茂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31/00 | 分类号: | B65H31/00;B65H1/00;B41J2/0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结构 以及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叠结构以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的记录装置,采用如下形式的装置广为人知,即,例如具备记录头并实施基于喷墨的记录处理的形式、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在感光体形成静电潜像并向记录介质转写调色图像以实施记录处理的形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8339号公报
另外,记录装置具有收容记录介质的堆叠结构,用户从该堆叠结构的排纸盘取出经过记录处理的记录介质,并且进行向该堆叠结构的供纸盘补充记录介质的操作。
对于近年的家用打印机,因期望产品的小型化,所以存在在记录介质的取出口的内部采用在供纸盘上配置排纸盘的设计。根据这种设计,在补充记录介质时,从取出口抽出供纸盘而进行供纸。
然而,若在供纸盘上存在排纸盘,将产生例如难以接触供纸盘的抽出把手部等问题。因此,需要改善补充记录介质的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补充记录介质的操作性的堆叠结构以及记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结构,即,在取出记录用纸的取出口的内部,在供纸盘上配置有排纸盘的收容部结构,上述排纸盘在比上述取出口更靠取出方向上游侧具有使上述供纸盘相对于供纸口的角度位移自如的转动轴,并且采用以规定角度锁定围绕上述转动轴位移后的上述排纸盘的锁定机构。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本发明中,通过以取出口的下游侧的转动轴为中心地转动排纸盘,能够在取出口空出供纸盘和排纸盘之间的间隔以扩大供纸口,另外能够以规定角度保持排纸盘。因此,容易接触供纸盘的抽出把手部。另外,可在不抽出供纸盘的状态下补充记录介质。
另外,在本发明中采用如下结构,即,在所述取出方向,具有相对于所述抽出口将所述排纸盘自由抽出的抽出机构,所述锁定机构以上述规定角度锁定上述被抽出的上述排纸盘。
例如,若以规定角度锁定处于收纳状态的排纸盘,由于排纸区域变窄,所以若在该状态下排出经过记录处理的记录介质,将无法适当地排出记录介质,从而可能造成排纸不良的问题。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在从取出口抽出排纸盘的状态下锁定所述排纸盘,可消除在打印中出现所述问题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排纸盘具有设在比上述转动轴更靠上述取出方向下游侧的突起部,上述抽出机构具有引导上述转动轴的第一引导槽和引导上述突起部的第二引导槽,上述第一引导槽设在收纳时轴位置和抽出时轴位置之间,上述收纳时轴位置为上述排纸盘被收纳时上述转动轴所在的位置,上述抽出时轴位置为上述排纸盘被抽出时在比上述收纳时轴位置更靠上述上述取出方向下游侧的上述转动轴所在的位置,上述第二引导槽具有:第一转动槽,其在第一收纳时突起位置和第二收纳时突起位置之间以使上述突起部转动自如的方式对上述突起部进行引导,第一收纳时突起位置为上述转动轴位于上述收纳时轴位置时所在的位置,上述第二收纳时突起位置为比上述第一收纳时突起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二转动槽,其在第一抽出时突起位置和第二抽出时突起位置之间以使上述突起部转动自如的方式对上述突起部进行引导,第一抽出时突起位置为上述转动轴位于上述抽出时轴位置时所在的位置,上述第二抽出时突起位置为比该第一抽出时突起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连结槽,其沿上述取出方向延伸并连结上述第一转动槽和上述第二转动槽。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本发明中,通过以第一引导槽引导转动轴、以第二引导槽引导突起部,可使排纸盘相对于取出口抽出自如。当转动轴位于收纳时轴位置时,突起部沿第一转动槽在第一收纳时突起位置和第二收纳时突起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另外,当转动轴位于抽出时轴位置时,突起部沿第二转动槽在第一抽出时突起位置和第二抽出时突起位置之间转动自如。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锁定机构设在上述第二转动槽。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本发明中,能够在从取出口抽出排纸盘的状态下以规定角度锁定所述排纸盘。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锁定机构设在与上述第二抽出时突起位置对应的位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本发明中,能够在位于比第一抽出时突起位置更靠上方的第二抽出突起位置锁定排纸盘。
另外,在本发明中,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锁定机构具有在上述突起部的移动路径进出而锁定上述突起部的板簧部,上述板簧部具有凸部,该凸部向上述移动路径突出并在与上述突起部抵接时从上述移动路径退让,且在上述抵接解除时该凸部由从上述移动路径退让的退让位置复位到向上述移动路径突出的突出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