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向齿挤压式精冲模具及采用该模具的精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2774.4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9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吕琳;张永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8/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0005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式精冲 模具 采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冲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对向齿挤压式精冲模具及采用该模具的精冲方法。
背景技术
精冲是利用特殊结构的模具直接在板料上冲出断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的零件,适用于大批量高精度板状零件的生产,目前在钟表、照相机、精密仪表、家用电器等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通常的精冲工艺,采用齿圈强力压边精冲模具,在精冲过程中,断面为三角形齿的齿圈首先压入毛坯,利用齿圈的机械阻挡作用和毛坯材料与凹模间的摩擦力,阻止毛坯材料沿水平方向流动,使毛坯材料处于三维压应力状态,在材料不出现拉伸裂纹的情况下实现毛坯材料的冲裁分离,从而获得断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的冲裁件。目前的齿圈强力压边精冲模具,只在模具的一面设置齿圈压板阻止毛坯材料水平流动,在另一面仅利用凹模与毛坯的摩擦力阻止毛坯材料水平流动,由于摩擦力有限,因此毛坯材料在冲压变形区无法产生足够大的三维压应力,因此制成的冲裁件断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有限,尤其是这种工艺无法适应10毫米以上厚度板材的冲裁,也不适合冲裁强度极限在600兆帕以上的高强度、低塑性材料,例如碳10钢只能冲裁厚度不超过3毫米的板材,因此目前制造大厚度和高强度、低塑性材料的板状零件,只能以切削加工,或低碳材料冲裁成形后再渗碳及热处理的方法加工,而切削加工的成本高、周期长,低碳材料冲裁成形后再渗碳及热处理的方法,不仅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热处理导致的变形大,会显著降低零件的尺寸精度,因此目前的齿圈强力压边精冲模具无法适应精冲行业的发展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齿圈强力压边精冲模具不适应厚板材和高强度、低塑性板材的精冲加工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对向齿挤压式精冲模具及采用该模具的精冲方法,在精冲过程中,加大了冲压变形区的三维压应力,解决了厚板材和高强度、低塑性板材的精冲加工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对向齿挤压式精冲模具,包括对向齿板,在模具轴向接合面的上侧,设有对向齿板凸凹模和环绕凸凹模设置、且与凸凹模滑动配合的对向齿板,在模具轴向接合面的下侧,对应设有反顶板和环绕反顶板设置、且与反顶板滑动配合的带齿凹模,对向齿板和带齿凹模分别朝向毛坯的2个表面,并分别设有凸起的对向齿板齿圈和带齿凹模齿圈,两齿圈与毛坯的接触线分别位于毛坯上工件轮廓的外面,并包围工件的轮廓,且对向齿板齿圈和带齿凹模齿圈的齿尖相对,凸凹模和反顶板与工件接触的端面相对设置。
接触线为毛坯上工件冲裁切口处;两个齿圈形状和尺寸相同并相对于模具的轴向接合面对称。
反顶板中心为通孔,其内设有轴状的、与反顶板滑动配合的凸模,凸模的位置和直径大小,与工件上孔的位置和直径大小相适应,凸凹模中心为通孔,形成通孔状的凹模,凹模的位置和大小,与凸模相适应。
凹模内设有反顶芯轴,反顶芯轴与凹模滑动连接。
各种设置方案中两个齿圈的断面均为三角齿形。
对向齿挤压式精冲模具的精冲方法,对向齿板和带齿凹模对坯件先期挤压到一定程度,凸凹模再向下运动进行精冲过程。
一定程度指毛坯料外环被先期挤压到塑性衰竭,加之对向齿的作用,使当凹模和凸凹模向下运动时材料几乎不能横向流动。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在模具轴向接合面的上侧,设有凸凹模和环绕凸凹模且滑动连接的对向齿板,在模具轴向接合面的下侧,设有反顶板和环绕反顶板且滑动连接的带齿凹模,对向齿板和带齿凹模的表面,分别设有凸起的对向齿板齿圈和带齿凹模齿圈,对向齿板齿圈和带齿凹模齿圈的齿尖相对,可以在冲压的过程中,通过对向齿板齿圈和带齿凹模齿圈压入毛坯的上面和下面,阻挡齿圈内的毛坯材料在受到上下模具挤压的情况下,沿水平方向流出齿圈范围,从而保证在对向齿板、凸凹模和带齿凹模、反顶板的相对挤压,和对向齿板齿圈及带齿凹模齿圈阻挡的情况下,齿圈内的毛坯材料内部产生很大的三维方向压应力,在强大的三维方向压应力的作用下,挤压区域的毛坯材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塑性流动,促使三维方向压应力的数值趋于一致,使挤压区域的毛坯材料处于静水压力状态,并具有最大的塑性变形范围,最重要的是,在精冲过程中,可以采取对向齿板和带齿凹模对坯件先期挤压到一定程度,凸凹模再向下运动,确保了变形区的强大三向压应力状态,这样即使坯料比较厚或材料塑性差,也能精冲出高质量的产品。在挤压范围内的毛坯材料处于静水压力状态下、将工件轮廓范围内的毛坯材料冲裁脱离毛坯,完成工件的精冲成形,可以将毛坯材料产生拉应力的区域限制在冲裁切口处最小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在毛坯的断面表面因拉应力产生裂纹,影响工件的断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