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液化方法及其专用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2801.8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凤云;刘建超;宿新泰;周岐雄;杨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8 | 分类号: | B01J31/28;B01J31/04;C10G1/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方法 及其 专用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液化及其专利催化剂技术领域,是一种煤液化方法及其专用催化剂和专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应对石油危机,煤直接液化技术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举措之一。
新疆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其预测储量达到2.19万亿吨,超过全国总量的40%。中国新疆准东煤田的将军庙矿区煤和黑山煤具有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埋藏浅、灰分低、水分低等特点,属于年轻的长烟煤。根据文献,当其含碳(77~85)%,挥发分超过37%,灰分小于10%,H/C比为0.71~0.75时,该煤易于液化。表1给出了将军庙煤的相关参数。显然与上述条件接近,具有“四高三低”特点,即高挥发分、高镜质组、高硫、高氢碳比,低惰质组、低灰分、低水分。另外,根据其不饱和度δ=8.72,还原参数B=15.36,按照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莫斯科化石燃料研究所研究员A.M.Gyulmaliev和G.S.Golovin博士提出的判别模型,该煤适合于作为合成液体燃料用煤。详见表1煤样分析和表2煤样岩相分析。
郭万喜等公开的不同煤种配煤直接液化实验研究(煤化工,2004年,111(2):10至15)用分析纯三氧化二铁作催化剂,单质S作助催化剂,对高镜质组天祝煤和大有煤进行液化,其研究结果表明:在液化反应中,所加入的三氧化二铁和S反应生成了高阳离子缺损的多硫化铁Fe (1-X) S活性物质,其金属缺位不仅诱导H 2 S形成活性氢,而且也诱导煤中的一些桥键断裂,发生裂解加氢反应;煤本身所含的FeS 2 ,较之Fe (1-X) S对高键能桥键的催化裂解作用更强。原因是煤本身所含的FeS 2 一则对H 2 分子的H-H共价键的活性分离作用强,二则它能够直接攻击煤中的高键能桥键,使其裂解、加氢。这样,就加速了中间高分子产物向油的转化。
朱晓苏等公开的高分散度固体酸催化剂的液化试验研究(煤炭转化,2001年,24(3):51至61)用合成法制备的高分散度三氧化二铁催化剂进行煤液化实验,与普通三氧化二铁相比较,其实验结果是油收率和转化率仅略有提高,而沥青烯率稍有降低。其主要原因:(1)尽管高分散度三氧化二铁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但易团聚,由此降低了催化剂效率;(2)在中间产物沥青烯转变为液化油时,催化剂的作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一则加速形成活性氢,二则其表面产生化学吸附,三则提供酸性活性中心。然而,无论是高分散度的三氧化二铁,还是三氧化二铁都仅具备前两方面的作用,而不能提供酸性活性中心。故此,中间产物沥青烯率仍然很高。
Shinichi Yokoyama等公开了用三种分析纯的硫化物FeS 2 、(NH 4 ) 2 SO 4 和Fe 2 O 3 /(SO 4 ) 2- 对烟煤和褐煤液化研究发现,当用四氢萘作供氢溶剂时,对于煤的加氢裂化,其活性高低依次为Fe 2 O 3 /(SO 4 ) 2- >FeS 2 >(NH 4 ) 2 SO 4 (fuel,1991,70(2):163至1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磁力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多芯结构新型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