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可控制LED灯管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2826.8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汉忠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9/00;F21V23/04;F21V23/06;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控制 led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便携式可控制LED灯管座,尤指一种应用于发光体结构所属技术领域的便携式可控制LED灯管座。
背景技术
按目前现有的灯管结构,其灯管组是由一管身体及一接座体所构成,且该灯管组以电极放射的化学反应产生光能,该接座体一端与管身体连接结合,且接座体的另端设有导接埠,借助将接座体的导接埠插制导接固定于灯座体的导接部,使电源经由灯座体的导接部传导至灯管组的接座体,而令管身体产生光源,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1.使用功能性不足:其灯管组的接座体所设导接埠插制导接固定于灯座体的导接部,使电源经由灯座体的导接部传导至灯管组的接座体,而令管身体产生光源,然该灯管组单纯仅可与灯座体配合,而无法单独使用,故其使用功能性不足。
2.使用稳定性差:其电极放射的化学反应产生光能的灯管组,会产生高频率的闪烁效应,且该灯管组会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产生光衰,故其使用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现有灯管使用功能性不足及使用稳定性差的问题,乃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发明一种便携式可控制LED灯管座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可控制LED灯管座,其LED发光体容置于灯管座体的座身件所设表面容置槽部,而LED发光体的导接端部,穿制设于灯管座体的座身件所设穿孔部,且灯管座体的封盖件盖合于座身件的开口端部,而控制电路板体及蓄电体容设于灯管座体的座身件所设内容制部,该控制电路板体的电源输入端部与数个控制开关部卡制固定于灯管座体的封盖件所设穿制口部,另控制电路板体所设数个导接线部,分别与LED发光体所设导接端部及蓄电体所设导接端部导接。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该控制电路板体另包含至少一个控制开关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借助控制电路板的电源输入端部及控制开关部的导接及控制,使其可应用于固定式的台灯座及作为单独移动式照明,且该LED发光体不易产生闪烁及光衰,故其使用功能性及稳定性佳。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立体组合状态参考图。
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组装状态参考图。
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结合状态参考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灯管座体 11 座身件 110 表面容置槽部 111 内容置部
112 开口端部 113 穿孔部 114 发光体 12 封盖件
120 穿制口部 20 LED发光体 21 导接端部 30 控制电路板体
31 电源输入端部 32 控制开关部 33 导接线部 40 蓄电体
41 导接端部 50 台灯座 51 灯罩 52 输电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兹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只是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为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
请配合参阅图1至3所示,为本发明便携式可控制LED灯管座的立体组合、分解及剖面状态示意图,其包括:
一灯管座体10,该灯管座体10设有一座身件11及一封盖件12,而座身件11设有一表面容置槽部110、一内容置部111、一开口端部112、一发光体114及数个穿孔部113,且封盖件12设有数个穿制口部120,其中封盖件12盖合于座身件11的开口端部112;
一LED发光体20,该LED发光体20设有一导接端部21,该LED发光体20容置于灯管座体10的座身件11所设表面容置槽部110,而导接端部21穿制设于灯管座体10的座身件11所设的穿孔部113,且该LED发光体20呈片状;
一控制电路板体30,该控制电路板体30设有一电源输入端部31、数个控制开关部32及数个导接线部33,而控制电路板体30容设于灯管座体10的座身件11所设内容制部111,其电源输入端部31与数个控制开关部32,卡制固定于灯管座体10的封盖件12所设穿制口部120,且数个导接线部33分别与LED发光体20所设导接端部21导接,又,电源输入端部31可接受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输入;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汉忠,未经林汉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捆扎设备
- 下一篇:用于可重复使用的运载交通工具的推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