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眼部给药的新型改性多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3178.8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迪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10 | 分类号: | C08L3/10;C08L3/06;C08B31/18;C08B31/02;A61K4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眼部 新型 改性 多糖 生物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眼部给药的新型改性多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眼病市场是一个正在不断壮大的市场,来自权威资料证实,目前我国的眼病市场总体规模是100亿人民币,而伴随着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众多眼病都呈现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如今上网、电脑办公的普及导致使用滴眼液缓解视疲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以每年25%的比例增加;而白内障、青光眼等严重眼病的患者数量也伴随着老年化日趋严重之现象和众多现代科技电子产品的使用,导致患者数量每年以百万数的增长,这些现象将再次催生眼药市场的巨大潜力急待开发。
本质上来讲,眼部给药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自发铺展或润湿;(2)生物粘附的形成;(3)眼内停留;(4)药物释放。
这就要求作为眼部给药系统的生物材料在表面性质,生物粘性,流变行为,缓释过程等各个方面都具备与眼部给药过程相匹配的性质表现。然后进一步从四个步骤所需的各种性能综合考虑,设计出针对具体需求的给药系统。由以上过程可以看出,眼部给药是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现有的材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目前,一般滴眼液的药物溶解度低,在眼部的滞留时间短,只能在眼内停留5到10分钟;且药物利用度低,滴眼液中只有1-5%的有效成分被眼部所 吸收。
近年来,国外专业公司已开始这方面的改进,不过因为缺乏深层的理解和研究,给药系统的设计一般较为粗糙。为解决低吸收率这一问题,现在的眼药生产商主要采用添加赋型剂以提高滴眼液粘度的方法。在这些赋型剂中,应用最广的是改性纤维素系列产品,如:羧甲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等。虽然粘度的提高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眼内作用时间,但是高粘度也同时会造成眼部不适,视觉模糊,甚至伤害眼表层等现象,因而会极大降低使用者的接受度。根本上来讲,这些材料并不是专为解决眼部给药问题而设计,其分子结构无法提供眼部给药过程所需要的各种性质,所以其在临床上的表现也不甚理想。
基于以上原因,研制合成一系列新型改性多糖(以淀粉为主)生物材料,以满足眼部给药过程所需的各种性质需求已成为本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眼部给药的新型改性多糖生物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物溶解性低、在眼部滞留时间短、药物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眼部给药的新型改性多糖生物材料,包括双羟基开环淀粉以及其衍生物双羟基开环淀粉脂,所述双羟基开环淀粉的结构式为:
所述双羟基开环淀粉衍生物双羟基开环淀粉脂的结构通式为:
其中,R基团为双羟基开环淀粉乙酸酯(OCOCH3)或双羟基开环淀粉丙酸酯(OCOCH2CH3),N为整数。
一种用于制作所述的用于眼部给药的新型改性多糖生物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以淀粉为起始原料,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反应生成双醛基淀粉;
(2)所述的双醛基淀粉经过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获得双羟基开环淀粉;
(3)所示的双羟基开环淀粉再经酯化反应获得双羟基开环淀粉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眼部给药的新型改性多糖生物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合适的表面张力,既能自发的在眼球表面铺展,又能与粘液素形成足够强的生物粘性;
2.具有合适的流变行为,从而能适应眼睑眨动的不同速度和频率;
3.具有适当的粘度,既可以对抗一定的眼睑眨动所带来的剪切力,又不至于对眼膜细胞产生刺激;
4.具有适当的药物释放曲线,从而延长作用时间,降低用药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眼部给药的新型改性多糖生物材料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采用悬滴法测试DHS和DHS酯的表面张力的结果比较图。
图3为给药系统的剪切变薄行为的示意图。
图4为剪切速率与DH8溶液的粘膜吸附强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剪切速率与DHS脂溶液的粘膜吸附强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氧氟沙星滴眼液的体内释放测试的实验结果图。
图7为不同浓度DHS溶剂的泪膜破裂时间示意图。
图8为不同DHS噻吗洛尔滴眼液体内释放情况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迪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迪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3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