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碟式飞行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13791.X 申请日: 2010-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1982372A 公开(公告)日: 2011-03-02
发明(设计)人: 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 李海波
主分类号: B64C39/06 分类号: B64C39/06;B64D27/2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飞行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碟式飞行器主要由飞碟的特制外罩、飞碟的座舱、转乘舱道、透明真空罩、磁悬浮轮环、空气压缩机、飞碟的中心轴、伸缩型电子观测器、万向施力器等部件构成,它的原理借鉴了太极拳的至高理念(借力打力、与周围的环境、事物等融为一体)和陀螺的运动特性及把丰富的宇宙能量转化成电能,再把电能转化为机械惯性动能加以储存和利用,再利用偏心轴运动规律把巨大的惯性动能瞬间转化为势能,所以飞碟在加速度时速度极快,可以达到利用很少的能量做到以自身轴心旋转、定向、加速、悬浮、制动的目的,它即能在大气层中飞行,又能在太空遨游,也可以在水中航行或潜行,对起飞和降落的天气、场地等环境要求并不苛刻,它的工作系统主要由能量保障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生命维持保障系统、通信系统等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碟式飞行器,其特征是能量保障系统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半导体光电转化材料)可以把光能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红外线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利用“人造黑洞”(由半导体材料构成)吸收宇宙中的电磁波产生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在太空产生的电能可以利用红外线激光技术传输给飞碟,并且飞碟转化接收的电能又被飞碟的动力系统间接地转化成机械惯性动能的方式储存起来,根据飞碟对能量的需求可以随时再把机械惯性动能转化成电能,机械动能储存将是飞碟的主要能量储存,而其它方式能量储存将是辅助部分,也可以碟载其它的发电设备作为辅助能量的来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碟式飞行器,其特征是动力系统利用了磁悬浮、直线电动机等技术让三个磁悬浮轮环以飞碟的中心轴为轴心快速地旋转,但旋转的方向一个按顺时针、另两个按逆时针,能够自动抵消彼此旋转时所产生的反扭矩,让中心轴自动保持不旋转的状态,在磁悬浮轮环和飞碟的中心轴上安装了直线电动机的初子和直线电动机的次子,其中一个磁悬浮轮环体与飞碟的特制外罩(1、有防护功能  2、可以把光能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红外线高效地转化成电能,3、可以透过飞碟座舱的玻璃、透明真空罩和特制外罩清楚地看到飞碟外面部分空间的境况)连接为一体可以共同旋转,另两个磁悬浮轮环可以自动控制飞碟的座舱是否旋转,飞碟的座舱组装在飞碟中心轴的中部上方由转乘舱道负责转乘的内外三部分构成,最里边部分固定在飞碟中心轴的圆心位置处,外面两部分可以共同旋转或部分旋转,其中一部分根据需求它的旋转速度可以利用正反旋转的转子电动机等技术自动调控,转子电动机的定子安装在了透明真空罩顶部中心处,而转子安装在飞碟座舱内旋转部分顶部中心处,飞碟座舱旋转时会把部分重力分化成离心力,能够使飞碟上升克服重力更加轻松,座舱旋转所产生的模拟微重力或重力环境对飞行员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飞碟在变速加速度时或变速减速度时飞行员就不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了,在飞碟的中心轴内磁悬浮轮环附近设有多个自动控制的电磁力振击器(具有导向作用),每一个短暂瞬间通电都会对磁悬浮轮环产生斥力或吸力,从而改变旋转中飞碟边缘某一点受力不平衡使飞碟产生移位,达到协助控制飞碟飞行轨迹的目的,为了满足飞碟动力系统的需求虽然磁悬浮轮环消耗了一些电能,但由它们带动的飞碟特制外罩和飞碟座舱在快速旋转时也储存了大量的惯性动能,可以根据能量保障系统的需求随时把部分惯性动能经由发电机转化成电能,为了减少惯性动能的损失在飞碟座舱与中心轴之间采用了无接触的磁悬浮技术,并且用透明的真空罩与飞碟中心轴密封在一起,抽掉其间的空气产生真空效果,飞碟座舱运转的空间也就没有了空气阻力,使储存的机械惯性动能损失达到了极少,在没有摩擦阻力的环境下它们也是一套兼具能量储存与转换的理想设备,飞碟座舱内所塔载的人和物品增加了座舱总体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旋转时惯性动能的储存量,在飞碟中心轴的圆心位置的座舱上安装了一个可以正反旋转的转子电动机,能够辅助动力系统改变飞碟飞行方向,它的定子安装在磁悬浮的飞碟座舱内旋转部分底部中心处,转子安装在飞碟中心轴圆心处固定的座舱顶部中心处,固定不旋转的座舱是飞行员进入飞碟的第一道门户,旋转的座舱数量可以根据飞碟的需求增多或减少;所谓万向施力器就是可以向任意方向施加一个惯性推力,它主要由万向支架罗盘、惯性轮环、滑行旋转轴、电磁力振击器等部件构成,万向支架罗盘利用磁悬浮等技术安装在飞碟的中心轴上,有八套万向施力器模拟太极八卦的方位均匀分布在飞碟座舱的周围,万向支架罗盘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与飞碟底部水平面平行可以360°自动旋转调控施力方向,在万向支架罗盘的中部有一个圆形磁槽,滑行旋转轴可以在磁槽中自动滑行,惯性轮环利用磁悬浮等技术安装在滑行旋转轴上可以高速旋转产生巨大惯性,滑行旋转轴在磁槽内滑行部分呈弧形防止轴体产生旋转,电磁力振击器安装在圆形磁槽的圆心位置,当电磁力振击器吸附住高速旋转的惯性轮环时,惯性轮环就会共同带动滑行旋转轴以振击点位做偏心轴运动,旋转到要施力的方向就自动切断电磁力振击器的电流,当电磁力振击器在工作瞬间惯性轮环的驱动电流应该同步间歇切断,根据偏心轴运动规律惯性轮环的惯性会经过万向支架罗盘向预定方向产生巨大的推力,电磁力振击器应该在滑行旋转轴自动旋转到离施力方向约相差90°角时吸附住高速旋转的惯性轮环,因为过早的吸附住惯性轮环一是浪费能量、二是大范围做偏心轴运动会产生剧烈震动,而且各个惯性轮环的转向、转速和在圆形磁槽内滑行速度等根据动力系统的需求可以相互协调运转,由于万向施力器可以向任意方向施加惯性推力,所以它们既可以控制飞碟姿态,又可以发挥反重力作用,也可以共同为飞碟实施加速度或减速度,由于采用的是动能直接转化势能所以速度更快也更加节能,每套万向施力器可以由多个万向支架罗盘、惯性轮环、滑行旋转轴等部件并排组合在一起,共同使用其中一个万向支架罗盘的旋转轴,它们的惯性轮环就可以交替往返工作了,万向施力器所工作的地方也是密封的模拟真空环境,也可以把大功率的惯性施力器安装在固定不旋转的飞碟座舱内;飞碟的特制外罩上设有多个自动控制的进气孔,在飞碟的特制外罩与磁悬浮轮环之间还设计了多个自动控制的进气通道,根据飞碟飞行时空气动力的需求可以自动打开或关闭,在进气通道上段内部各安装了一个由无轴承电动机驱动的空气压缩机,而且它们通道底端都是相通地,安装在了飞碟的中心轴上与外圈的磁悬浮轮环所处的轴槽组合在一起,在大气层内时空气由飞碟的上方进气孔经进气通道进入空气压缩机加压后,再与电热设备高温加热膨胀后随旋转的磁悬浮轮环体下面整个边缘极速旋转排出,以及与飞碟附近的冷空气交融,在飞碟下方形成模拟的龙卷风气漩来共同操控飞碟本身飞行的高度、速度、轨迹,大自然的能量是无穷地,飞碟利用一小部分能量牵引产生很大的能量(模拟的龙卷风气漩),飞碟旋转的外罩和旋转的气漩使飞碟行进时空气的阻力特别微小,飞碟从外太空进入大气层时旋转的气漩对飞碟还可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干扰雷达的反射波使飞碟不易玻发现到,还可以轻易弹开或改变接近飞碟异物的轨迹,在即将离开大气层进入太空时可以使用特制的喷束器(能够使电能产生喷束效果或喷束其它的液态气体)和万向施力器的反重力功能助飞碟摆脱星体引力,在太空空间飞碟的运动姿态、速度、轨迹由万向施力器等部件协调控制,为了消除宇航员对失重环境的不适,可以让宇航员乘坐的座舱旋转产生离心力,力量的大小与地球的引力相近,飞碟座舱的侧壁就相当于地球的表面,利用丰富的宇宙能量飞碟完全可以实现星际航行的目标,当飞碟在水中航行或水里潜行时操控方式与在空气中相似,只是飞碟的空气通路设计变成水来出入,而入水深度、速度和出水速度主要受空气压缩机正反转操控,水中航行或潜行的速度、轨迹与空气中操控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碟式飞行器,其特征是控制系统由“智能电脑”控制,利用超导电子、机械自动化数控等技术模拟太极八卦图布置,改变八卦方位等部分变化就可以达到控制飞碟各个系统功能的目的,此时的飞碟就是一个能够在空中旋转的陀螺,只是我们坐在模拟的微重力或重力环境下的飞碟座舱内部控制其运动轨迹罢了,飞碟在起飞时尽量让飞碟旋转部件分化重力产生离心力,协助空气压缩机、万向施力器等快速提高飞碟升力;前进时内外磁悬浮轮环的驱动电流应该先自动调控到使飞碟中心轴保持不旋转状态,向哪个方向前进就可以利用平行前进方向线的飞碟中心轴直径上的电磁力振击器间歇振击旋转的磁悬浮轮环使飞碟向预定方向产生位移,与万向施力器等共同为飞碟前进提供惯性动能,前进时飞碟的仰角和俯冲角度由前端的万向施力器等调控;改变方向时可以通过改变内外磁悬浮轮环的驱动电流强弱和驱动安装在飞碟中心轴圆心位置座舱上的转子电动机正反转来协调控制;飞碟要由急速飞行状态瞬间变成悬停状态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外磁悬浮轮环的驱动电流强弱和驱动飞碟中心轴圆心位置座舱上的转子电动机的旋转来完成,让飞碟的中心轴快速旋转,把万向施力器等产生的直线惯性力瞬间分化为定轴旋转的离心力,飞碟中心轴由旋转状态回复静止时可以让它带动发电机把动能转化成电能,再把产生的电能输送给磁悬浮轮环转化成机械动能储存起来;飞碟飞行时动力系统各部分相互协调还可以做到摆动飞行轨迹、S形飞行轨迹、螺旋飞行轨迹等;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协助观察反馈飞碟外面立体空间的境况;为了防止带磁性的部件运转时影响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可以利用超导体技术进行封磁处理;飞碟的某些部件运转的速度极快,而对电流切换的速度要求又很高,这时就需要灵敏度极高的超导电子开关完成“智能电脑”的操控指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波,未经李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37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