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的组装结构与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4052.2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颜资源;王璐璐;叶长青;何夜泉;汪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组装 结构 方法 | ||
1.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结构,用于组装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组装结构包括
机台,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用以放置该背光模组;以及
至少三个定位柱,该些定位柱设置于该第一凹槽的至少两个相邻侧,该些定位柱用以将该液晶显示面板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对位组装时定位该液晶显示面板,且该些定位柱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机台包括平台以及板体,该第一凹槽设置在该平台上,该板体具有通孔或缺口,该通孔或缺口对应该第一凹槽,且该些定位柱设置于该板体上并位于该板体形成该通孔或缺口的侧边;或者,
该机台包括平台以及板体,该板体叠置于该平台上,且该板体上具有该通孔或缺口以与该平台形成该第一凹槽,且该些定位柱设置于该板体上并位于该板体形成该通孔或缺口的侧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台上还具有按钮,按压该按钮时,该平台下降与该板体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定位柱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的相切处相对该定位柱所在的该第一凹槽的边缘突出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满足该液晶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的组装精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台上还具有卡块,该卡块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机台上并紧邻该第一凹槽的角落,以定位该背光模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台的相对两侧还具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与该第一凹槽连通,用以取放该背光模组或该液晶显示面板。
7.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用以组装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方法包括:
提供组装结构,该组装结构包括机台以及至少三个定位柱,该机台具有第一凹槽,该些定位柱设置于该第一凹槽的至少两个相邻侧;
放置该背光模组于该第一凹槽内;
将该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该背光模组放置于该些定位柱之间,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与该些定位柱相切;
按压该液晶显示面板,以组装该液晶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形成显示装置;以及
取出该显示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机台包括平台以及板体,该第一凹槽设置在该平台上,该板体具有通孔或缺口,该通孔或缺口对应该第一凹槽,且该些定位柱设置于该板体上并位于该板体形成该通孔或缺口的侧边;或者,
该机台包括平台以及板体,该板体叠置于该平台上,且该板体上具有该通孔或缺口以与该平台形成该第一凹槽,且该些定位柱设置于该板体上并位于该板体形成该通孔或缺口的侧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机台上还具有按钮,该组装方法于取出该显示装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按压该按钮,使该平台下降与该板体分离。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机台上还具有卡块,该卡块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机台上并紧邻该第一凹槽的角落以定位该背光模组,且该组装方法于放置该背光模组于该第一凹槽内的步骤以该取出该显示装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移开该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40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