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顶出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4349.9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发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出机构,具体涉及一种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在生产塑胶产品时,特殊产品结构需要二次顶出或多次顶出。
现有二次顶出机构有:采用卡勾形式的二次顶出机构,此机构比较复杂;采用树脂开闭器的二次顶出机构,此机构易磨损,顶出易失效且顶出力小;采用弹簧形式的二次顶出机构,此机构一般用于单个活动入子做局部二次顶出,但弹簧被压缩后由于没有起动力,不能与产品同步顶出,造成产品的拉断拉伤。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该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简单,顶出力大,且可靠性及耐用性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机构,该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简单,顶出力大,且可靠性及耐用性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二次顶出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下固定板、公模板、母模板、支撑杆,该二次顶出机构包括:
一第一顶出板,其设于上述模具的下固定板上,该第一顶出板设有一第一上顶出板及一第一下顶出板;
一第二顶出板,其设于上述模具的支撑杆上,该第二顶出板设有一第二上顶出板及一第二下顶出板;
一限位杆,其一端设于上述第二顶出板中,另一端设于模具的母模板中,该限位杆设有一挡部;
一控制杆,其一端设于模具的下固定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第二顶出板中,该控制杆的外缘套设有一弹性套,该弹性套一端设于上述第一顶出板中,另一端设于上述限位杆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简单,顶出力大,且可靠性及耐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二次顶出机构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二次顶出机构的第一次顶出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二次顶出机构的第一次顶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二次顶出机构的第二次顶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本发明二次顶出机构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二次顶出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下固定板10、公模板20、母模板(图未示)、支撑杆30,该二次顶出机构包括:
一第一顶出板100,其设于上述模具的下固定板10上,该第一顶出板100设有一第一上顶出板110及一第一下顶出板120;
一第二顶出板200,其设于上述模具的支撑杆30上,该第二顶出板200设有一第二上顶出板210及一第二下顶出板;
一限位杆300,其一端设于上述第二顶出板200中,另一端设于模具的母模板(图未示)中,该限位杆300设有一挡部310;
一控制杆400,其一端通过螺丝设于模具的下固定板10中,另一端设于上述第二顶出板200中,该控制杆400的外缘套设有一弹性套500,该弹性套500一端设于上述第一顶出板100中,另一端设于上述限位杆300中,该弹性套500未被压缩时提供第一次顶出的运动方式,当其被压缩后实现第二次顶出。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所示,当模具开模后,在模具机台顶杆的推动下,第一顶出板100做顶出运动,在控制杆400及弹性套500的作用下第二顶出板200与第一顶出板100共同顶出,同时限位杆300向上运动,当限位杆300运动到其挡部310与模具的公模板20相接触后,限位杆300受到公模板20的阻力作用不再运动,第一次顶出完成;
请参阅图4所示,第一次顶出完成后,在模具机台顶杆的推动下,第一顶出板100继续向上顶出运动,第一顶出板100顶出的同时第二顶出板200静止,弹性套500脱离控制杆400被压缩并向限位杆300中内缩,当第一顶出板100运动至与第二顶出板200相接触后,第二次顶出完成;
当模具合模时,第一顶出板100在模具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上述弹性套500被拉伸,同时第二顶出板200在上述弹性套500的拉伸力的作用下复位,然后该第一顶出板100及第二顶出板200在合模力的作用下复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简单,顶出力大,且可靠性及耐用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4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插式集成电路封装体
- 下一篇:一种大组件IGBT压装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