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概念的高效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4676.4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崔丹丹;李伟锋;崔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2;F24F12/00;F24F13/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苏宇锋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概念 高效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特别涉及空调,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概念的高效空调。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互联网日益普及,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物联网概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家居电器在控制方面得到了发展,从以前的手动控制,到现在的红外遥控器控制。但是红外控制的距离有限,并且必须要有人在附近操作才可以;而且现有的空调遥控器及其控制系统,不能给用户及时反馈空调的工作情况,特别是故障情况。从空调机启动,到房间达到合适宜人的温度需要一段时间,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能够在用户回到家之前,就将室内温度调节到舒适状态,避免用户回到家后还要等待漫长的制冷过程,需要对空调的控制加以改进。而且,现有的家用空调制冷系数低、耗电量大。这主要是其制冷循环中的冷凝温度较高,这极大降低了空调制冷效率,增加了能耗,也阻碍了空调的大面积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概念的高效空调,所述的这种基于物联网概念的高效空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需要操作人员在附近才可以启动空调,导致用户人需要等待较长的制冷过程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通过工质通道相连接,该空调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GSM通信模块、微控制器、存储器和温度传感器,在压缩机的工质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在冷凝器的工质通道出口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在蒸发器的工质通道进口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在冷凝器的排风口设有第五温度传感器,在蒸发器的排风口设有第六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六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相连接,GSM通信模块和存储器与微控制器相连接。
微控制器采用ARM处理器。
GSM模块采用西门子TC35。
在冷凝换热器的入风口处安装一个超声波雾化器,在室外机内侧上方安装有储水容器,储水容器通过管路与超声波雾化器相连接,储水容器与超声波雾化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的控制端与微控制器相连接,超声波雾化器和储水容器内都安装有水位感应装置,水位感应装置的信号输出线与微控制器相连接。
蒸发器的凝结水经过注水管路流入储水容器。
蒸发器出口与压缩机进口之间设置套管结构,该套管由内管和套设于内管外的外管构成,内管为工质通道,该外管一端与储水容器相连接,另一端与超声波雾化器相连接。
外管中水的流动方向与内管中工质流动方向相反。
在室内机设有注水口,该注水口通过注水管路与储水容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4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