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动量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4969.2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8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三井雅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使用者的身体活动量进行计测的活动量计。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了各种通过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身体运动来计测身体活动量的活动量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里,根据由厚生劳动省报告的《用于主动健康的运动方针2006(exercise指引2006)》,所谓“身体活动”,是指消耗比安静的状态多的能量的所有活动,划分为运动和生活活动。所谓“运动”,是指身体活动中的、以体力的维持·提高为目的而有计划、故意实施的活动,所谓“生活活动”,是指身体活动中的、运动以外的活动,包括职业活动方面的活动。此外,在上述运动方针中,作为表示身体活动的强度和量的单位,对于身体活动的强度使用“代谢当量(METs)”,对于身体活动的量,将“代谢当量×小时”称作“活动量exercise(EX)”。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04446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活动量计中,由于作为身体活动量的单位而使用“exercise”,所以有例如对打算在1个月中实现3kg的体重减轻的使用者来说难以直观地掌握只要执行何种程度的量的身体活动就能够达到目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于想要进行体重减轻的使用者能够容易直观地掌握为了达到目标而需要的身体活动量的活动量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身体运动检测机构,检测身体的身体运动;计测机构,基于身体运动检测机构的检 测结果对身体活动量进行计测;操作输入受理机构,受理使用者的操作输入;设定机构,根据由操作输入受理机构受理的操作输入设定与规定期间的体重的减少值相当的体重减轻目标值;存储机构,存储与体重减轻目标值相对应的规定期间内的能量消耗量的目标值;比较机构,从存储机构取得与设定机构设定的体重减轻目标值相对应的能量消耗量目标值,将由计测机构计测出的身体活动量的累计值与上述能量消耗量目标值进行比较;以及报告机构,报告比较机构的比较结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通过比较机构将用计测机构计测出的身体活动量的累计值与上述能量消耗量目标值进行比较,通过报告机构报告比较机构的比较结果,所以对于想要进行体重减轻的使用者来说能够容易直观地掌握目标达成所需要的身体活动量。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备比例设定机构,该比例设定机构根据由操作输入受理机构受理的操作输入,设定上述能量消耗量目标值中的、通过身体活动直接消耗的第一消耗量与作为能量摄取量的减少量而间接消耗的第二消耗量的比例;比较机构将身体活动量的累计值与基于比例设定机构设定的比例而求出的第一消耗量进行比较。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如果使用者改善饮食生活而减少1天的能量摄取量,则能量摄取量的减少量相当于间接的能量消耗量(第二消耗量),所以与只有运动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有效地达到能量消耗量目标值。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二消耗量设定机构,该第二消耗量设定机构根据由操作输入受理机构受理的操作输入,设定第二消耗量的有无;在第二消耗量设定机构设定为没有第二消耗量的情况下,比较机构将第二消耗量加到第一消耗量中之后,与身体活动量的累计值进行比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对于想要进行体重减轻的使用者来说能够容易直观地掌握目标达成所需要的身体活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块图。
图2表示实施方式1,图2(a)是关闭了盖部的状态下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b)是关闭了盖部的状态下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c)是打开了盖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表示实施方式1,图3(a)是正视图,图3(b)是右侧视图,图3(c)是后视图,图3(d)是俯视图。
图4(a)~图4(c)是用来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从体重减轻目标值的设定开始到能量消耗量目标值的决定为止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5(a)、图5(b)是实施方式1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6(a)是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6(b)是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7表示实施方式2,图7(a)是正视图,图7(b)是右侧视图,图7(c)是后视图,图7(d)是左侧视图,图7(e)是俯视图,图7(f)是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4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擦压力机步进冲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深盲孔缸筒锻件胎模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