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处理及去应力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6974.7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3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严方;张加中;徐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兰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C21D1/30;C23C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处理 应力 工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套氮化处理及去应力工艺。
背景技术
气缸套是发动机的核心零件,也是易损件,气缸套失效模式多是内孔的不耐磨造成的气缸套早期磨损。为了提高内孔耐磨性能,多采用将气缸套整体进行氮化处理的方法。但是整体氮化处理后,气缸套的内表面耐磨性能提高了,但是氮化变形较大,气缸套产品还得要经过机加工消除产品的变形。同时也去除了产品的耐磨层。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气缸套产品的耐磨损能力,减少气缸套氮化处理引起的内孔变形,本发明提供氮化处理及去应力工艺,能够减小氮化变形,确保氮化后产品的变形满足气缸套成品的尺寸要求,满足气缸套耐磨损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半成品气缸套进行去应力热处理工艺,在成品气缸套按照特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氮化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过一次去应力及氮化处理工艺,消除了气缸套的机加工及铸造过程的热处理应力,有效的控制了氮化变形,提高了产品的耐磨损能力。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无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缸套毛坯经过粗加工内孔和粗车外圆后,放入回火炉内,以不高于每小时50℃的速度升温至240℃,保温1小时,在均匀升温至460℃,保温1小时,在均匀升温至560℃,保温2小时,随炉以小于30℃的速度降温至260℃左右出炉。经过这样热处理的半成品再经过机械加工,产品满足气缸套成品的尺寸要求。将检验合格的气缸套经过清洗后装入氮化炉,并向炉内通入氨气并以小于50℃/H的速度缓慢升温、排空炉内空气,并保证在200℃的前提下排空炉内空气,并以不高于50℃/H的速度升温至510℃-510℃,并在氨气分解率在60%-70%保温4小时,并在510℃-520℃氨气分解率在70%-80%保温3小时,在不大于50℃/H前提下降温至180℃出炉。这样的热处理工艺的温度高于氮化处理的问题,气缸套氮化变形和尺寸变化很小,这样就保证氮化工艺不但增加了气缸套的耐磨性,而且消除了铸造过程中的热应力、相变应力和切削过程中的机械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兰,未经徐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6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升降式晒衣架
- 下一篇:茶色玻璃金属丝印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