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字轴加工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8255.9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振杨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字 加工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的定位装夹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工位十字轴加工机中固定十字轴加工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十字轴又是汽车差速器内的一个关健零件,对于它的加工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性能。因此,十字轴加工要有精确的同心度和垂直度。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对十字轴零件加工的工艺提出许多方法。例如多工位十字轴加工机夹紧装置的工艺方法,但是没有达到最理想的加工精度,为保证十字轴工件加工精度,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十字轴定位夹紧装置。
目前,机械加工十字轴均采用十字轴中心部位加工工艺孔,以工艺孔定位固定在机床上加工轴颈端面,再以工艺孔定位,一次装夹旋转四次分别加工出轴颈端面四个中心孔。因此,这种定位固定加工十字轴存在下列问题:一是由于累计装夹加工十字轴四个中心孔之间的同心度和垂直度精度难以保证,从而影响十字轴质量,降低十字轴工作性能。二是,由于先加工一个工艺孔定位装夹,加工中分别装夹四个轴端面和四个中心孔,增加了加工工序,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十字轴的同心度和垂直度而且难以保证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改进现有加工十字轴装夹几次加工工艺装置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确保十字轴的同心度和垂直度的加工精度高的十字轴加工夹紧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十字轴加工夹紧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轴承座、平键、平面轴承,轴承盖,丝杆、滑键,支承座,滑座,定位座,工件,压紧装置,油缸,横梁,光栅尺,定位键、定位销、机座,套,圆螺母组件,平面轴承通过套、园螺母组件固定在丝杆上,装入轴承座内,用轴承盖固定在轴承座内,丝杆在轴承座内只能转动,支承座与轴承座用螺栓固定在机座上,伺服电机用螺栓装在轴承座的另一端,伺服电机轴端通过平键与丝杆内孔相连,并控制丝杆的旋转,滑座通过滑键装入支承座内孔,滑座在支承座内只能上下移动,滑座通过内丝与丝杆的外丝相连,因而丝杆的旋转运动转为滑座的直线运动,工件放置在定位座四个V型槽内,定位座通过定位键、定位销置于滑座上,并控制了定位座与工件的旋转自由度,横梁固定在机座上,并与机座形成一个封闭的内框,油缸固定在横梁上,压紧装置通过螺纹与油缸活塞连接,控制油缸进、出口油压使活塞上、下移动,从而形成对工件的压紧与松开,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正反旋转,丝杆螺纹使滑座及调整定位座、工件上下移动,以调整工件中心线的位置,使工件中心与机床中心高保持一致,当压紧装置压紧工件后通过光栅尺测出压紧装置的相对位置值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发出信号使伺服电机旋转通过丝杆将滑座上下移动,使工件中心线与机床中心线重合,然后机床动力头开始工作。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可确保十字轴的同心度和垂直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十字轴加工夹紧装置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轴承座,3、平键,4、平面轴承,5、轴承盖,6、丝杆,7、滑键,8、支承座,9、滑座,10、定位座,11、工件,12、压紧装置,13、油缸,14、横梁,15、光栅尺,16、定位键,17、定位销,18、机座,19、套,20、圆螺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十字轴加工夹紧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轴承座2,平键3,平面轴承4,轴承盖5,丝杆6,滑键7,支承座8,滑座9,定位座10,工件11,压紧装置12,油缸13,横梁14,光栅尺15,定位键16、定位销17,机座18,套19,圆螺母组件20,采用平面轴承4通过套19、圆螺母组件20固定在丝杆6上,装入轴承座2内,用轴承盖4固定在轴承座2内,丝杆6在轴承座2内只能转动。支承座8与轴承座2用螺栓固定在机座18上。伺服电机1用螺栓装在轴承座2的另一端,伺服电机1轴端通过平键3与丝杆6内孔相连,并控制丝杆6的旋转。滑座9通过滑键7装入支承座8内孔,滑座9在支承座8内只能上下移动,滑座9通过内丝与丝杆6的外丝相连,因而丝杆6的旋转运动转为滑座9的直线运动。工件11放置在定位座10四个V型槽内,定位座10通过定位键16、定位销17置于滑座9上,并控制了定位座10与工件11的旋转自由度。横梁14固定在机座18上,并与机座18形成一个封闭的内框,油缸13固定在横梁14上,压紧装置12通过螺纹与油缸13活塞连接,控制油缸进、出口油压使活塞上、下移动,从而形成对工件10的压紧与松开。
通过伺服电机1带动丝杆6正反旋转,丝杆6螺纹使滑座9及调整定位座10、工件11上下移动。以调整工件11中心线的位置,使工件11中心与机床中心高保持一致。当压紧装置12压紧工件11后通过光栅尺15测出压紧装置12的相对位置值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发出信号使伺服电机1旋转通过丝杆6将滑座9上下移动,使工件11中心线与机床中心线重合,然后机床动力头开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振杨,未经谢振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8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波制备方法
- 下一篇:摩托车加油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