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板料环形外缘增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8349.6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金俊松;汤桃红;夏巨谌;胡国安;王新云;周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轮机械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H1/04 | 分类号: | B21H1/0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方放 |
地址: | 43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板料 环形 外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板件锻造成形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圆形板料环形外缘增厚方法。
背景技术
旋压成形技术通常用于成形回转体筒形件或盘形件。不少人对筒形件的旋压成形技术进行了研究,见①夏琴香等.锥形件单道次拉深旋压成形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锻压技术,2010,35(1):44-49,(2);②罗杜宇,夏琴香.基于正交试验的拉深旋压制杯工艺参数研究.精密成形工艺,2010,(2):43-48;③张艳秋,江树勇,孙金凤等.薄壁筒形件多道次滚珠旋压成形机理研究.锻压技术,2010,35(2):55-58;④刘陶,龙思远,李兵.镁合金筒形件旋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技术,2010(2):29-31;⑤杨坤,李健.基于有限元方法的TA2筒形件多道次旋压成形过程.塑性工程学报,2010,17(2):39-45。
在管件成形方面,专利Z100806529.2公开了一种采用旋压成形一个管端部的方法,该方法将管围绕着以个纵向轴线旋转,并加热管的端部,通过沿着一系列的弯曲路径来回移动成形部件而成形管的端部;专利ZL01144104.6公开了一种大直径薄壁管材悬崖封口的方法,即将管材封口处加热,然后采用三轮或四轮旋压封口后切断。
在盘状零件旋压方面,夏琴香等开发了一种皮带轮的旋压成形技术,(见:①夏琴香,程秀全.用于带轮旋压成形的装置.专利号:ZL200720058970.2;②周思聪,夏琴香等.皮带轮旋压机床用嵌入式开放性数控系统的研究.机床与液压.2009,37(5):11-14;③夏琴香,王映品等.多楔带轮旋压成形预成形工艺参数对腰鼓成形的影响.模具工业.2010,36(1):26-31,)即将拉深件通过旋压成形为多楔的带轮;黄亮,陈云飞等研究一种v形劈开式旋压成形技术(见:①黄亮,杨合等.分形旋压成形技术研究进展.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16(4):476-480;②陈云飞,温彤等.V形劈开式皮带轮旋压成形过程分析.金属铸锻焊技术.2009,(1):88-90),即利用具有硬质尖角的旋轮,对旋转着的圆形毛坯的矩形截面边缘作逐渐径向进给挤入,使之分开成为“丫”形的两个部分,然后再使用1~3个成形旋轮对其进行整形旋压,得到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零件的一种成形方法。虽然旋压研究非常多,但以上这些技术都不涉及将圆形板料增厚的方法。
专利US5904060、US6016602A、WO9622847A、US6925713B以及中国专利申请95192246.7公开了一种采用V形型槽的轧轮,经多次旋压,将圆形板料边缘旋压增厚成V形,随着旋压道次的增加,V形型槽的张角越来越大,最后旋压成矩形的方法。该方法在增加厚度较小的时候,仍然需要经多次旋压;再由V型转变为矩形的时候,如果坯料偏小,容易导致轮缘外侧充填不饱满,从而形成废品,下料过足,则会引起旋轧径向力过大,提高了主轴的承载要求,加速了主轴的磨损,因此下料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板料环形外缘增厚方法,解决现有圆形板料环形外缘增厚方法存在的下料苛刻、旋压道次过多的问题,用于飞轮齿圈制坯,皮带盘制坯等圆盘形或者环形零件的边缘增厚。
本发明的一种圆形板料环形外缘增厚方法,在所述圆形板料外缘设置N个轧轮,各轧轮具有环形轧槽,所述圆形板料围绕自身纵向轴旋转,N≥1;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轧轮依次进给挤压圆形板料外缘,一个轧轮沿径向进给挤压并退出后,下一个轧轮沿径向进给挤压并退出,依次增厚圆形板料环形外缘;
所述轧槽截面形状呈开口矩形,所述圆形板料位于轧槽内。
所述的圆形板料环形外缘的增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轧轮个数N为:
其中,表示对括号内的数值向上取整,K=1.015~1.020,材料塑性越好,K取值越大,t0为圆形板料初始厚度,tN为圆形板料环形外缘最终厚度,dN为圆形板料最终直径,d为圆形板料未增厚部分的直径,d0为圆形板料初始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轮机械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湖北天轮机械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8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积累微藻胞内油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