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终端接头防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8378.2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7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训;谢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4 | 分类号: | H02G15/04;H02G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马家骏 |
地址: | 20044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接头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终端接头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成为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的同时,人们对汽车的质量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汽车的制造商在生产汽车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水平。但由于现在产品的技术上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导致一些汽车零部件不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所以要对其进行改进。
当线束终端接头被置于一个暴露于水的区域时,防水是必要的,现有一般采用盲塞来堵塞、防水,如果是单根线束有防水栓。但是,当涉及多根(十几甚至几十根)线束时,用盲塞就会比较麻烦,所占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线束终端接头防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诸多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束终端接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软体隔水层,所述软体隔水层上设置有若干便于线束终端插入的细缝;
所述软体隔水层的形状与盒体相适配,软体隔水层通过挤压装入盒体的上部,软体隔水层和盒体之间界定出一防水腔,软体隔水层的细缝在该挤压状态下,呈不漏水的闭合状。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所述盒体的上部设置有软体隔水层限位盖板。
本发明的线束终端接头防水结构在使用时,将线束终端接头直接插入并穿透软体隔水层的细缝即可,因软体隔水层为橡胶材料制成,有一定的弹性,线束穿破软体隔水层后,利用其弹性可进一步包裹线束,达到一定密封作用。如果不需要插入线束,则不需要像以前一样用盲塞来封堵,因为细缝在挤压状态下,呈不漏水的闭合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线束终端接头插入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2,一种线束终端接头防水结构,主要包括盒体100和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软体隔水层200,软体隔水层200上设置有若干便于线束终端插入的细缝210。在本发明中,盒体100为方盒状。
软体隔水层200的形状与盒体100相适配,软体隔水层200通过挤压装入盒体100的上部,软体隔水层200和盒体100之间界定出一防水腔300,软体隔水层的细缝210在该挤压状态下,呈不漏水的闭合状。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盒体的上部设置有软体隔水层限位盖板(图中未标示)。
参见图3,本发明的线束终端接头防水结构在使用时,将线束终端接头400直接插入并穿透软体隔水层的细缝210即可,因软体隔水层为橡胶材料制成,有一定的弹性,线束穿破软体隔水层后,利用其弹性可进一步包裹线束,达到一定密封作用。如果不需要插入线束,则不需要像以前一样用盲塞来封堵,因为细缝在挤压状态下,呈不漏水的闭合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8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