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源结构及其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8427.2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林;王钢;杨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9/1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结构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背光源结构,包括导光板、设于导光板侧面的蓝光LED光源和设于导光板下表面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导光板上表面的荧光粉网点,所述荧光粉网点内设有起荧光转化和光散射作用的荧光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混合于UV胶中;
所述荧光粉混合于硅胶中;
所述荧光粉混合于环氧树脂溶液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直接附着于导光板上表面的荧光粉网点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为YAG荧光粉;
所述荧光粉为绿光荧光粉和红光荧光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LED光源为未封装的蓝光LED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LED光源为已封装好的贴片蓝光LE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近光源处的荧光粉网点直径小,远离光源处的荧光粉网点直径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网点上方还放置有两层方向垂直的增亮膜。
9.一种背光源结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导光板的侧面放置蓝光LED光源,蓝光入射到导光板后,没有遇到荧光粉网点时,在导光板上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B)蓝光遇到荧光粉网点,蓝光与荧光粉颗粒发生作用:当荧光粉为YAG荧光粉时激发出黄光,当荧光粉为绿光荧光粉和红光荧光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时激发出绿光和红光;
(C)黄光与蓝光混合产生白光,绿光、红光与蓝光混合产生白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结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蓝光遇到荧光粉网点时,除激发出黄光外,同时散射出蓝光,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从导光板出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84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跌倒后可实现远程呼救的鞋
- 下一篇:恒流式LED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