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媒体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8926.1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7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子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孟丽娟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媒体 内容 传输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媒体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TCP/IP为体系架构的网络中,对媒体内容(包括视频和音频)的端到端传输主要基于两种传输层协议:UDP或者TCP。其中,TCP协议是一种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协议。另外,TCP协议还具有在其数据的发送端逐步增加发送速率,尽最大可能利用端到端可用带宽的特性。
在基于TCP协议的网络媒体传输技术中,常见的一类业务形态是网络视频业务。用户通过网页上内嵌的播放器,点播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媒体内容接收端利用标准的HTTP协议交互,通过TCP协议,将特定格式的视频内容以文件下载的形式,从远端的内容服务器下载到本地后解析并播放。但在实际的下载过程中,由于TCP协议的特性,在媒体内容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网络带宽,或者说传输速率,一般都会远远大于媒体内容的实际编码码率,或者说远远大于为满足媒体内容接收端流畅享用媒体内容所需的网络带宽。
在基于TCP协议的媒体内容传输过程中,媒体内容发送端会最大限度的占用端到端的可用带宽,对媒体内容的发送速率甚至远远大于媒体内容的实际编码码率,导致网络带宽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有效减少了媒体内容发送端过度占用网络带宽从而导致网络带宽浪费严重的问题。
一种媒体内容的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端到端往返时延和媒体内容的编码码率获得接收缓存的值,并根据所述接收缓存的值和所述端到端往返时延获得发送速率;
根据所述发送速率将媒体内容以预定的速率发送。
一种媒体内容的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缓存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端到端往返时延和媒体内容的编码码率获得接收缓存的值;
发送速率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缓存获取单元获得的所述接收缓存的值和所述端到端往返时延获得发送速率;
媒体内容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送速率获取单元获得的所述发送速率将媒体内容以预定的速率发送。
一种媒体内容的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发送SYN-ACK消息与接收ACK消息之间的时间差值获得端到端往返时延;
通过所述端到端往返时延和媒体内容的编码码率获得接收缓存的值,并发送。
一种媒体内容的传输装置,包括:
时延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发送SYN-ACK消息与接收ACK消息之间的时间差值获得端到端往返时延;
缓存获取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时延获取单元获得的端到端往返时延和媒体内容的编码码率获得接收缓存的值,并发送。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根据媒体内容接收端的接收缓存以及端到端往返时延获得发送速率,并以该发送速率向媒体内容接收端发送媒体内容,使媒体内容发送端将发送速率控制在不超过媒体内容的实际编码码率的范围,有效减少了因过度占用网络带宽而导致的网络带宽浪费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在媒体内容发送端完成的媒体内容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媒体内容发送端与媒体内容接收端建立连接并由媒体内容发送端完成发送速率控制及调整滑动窗口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媒体内容发送端调整滑动窗口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在媒体内容发送端完成的媒体内容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在媒体内容接收端完成的媒体内容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媒体内容发送端与媒体内容接收端建立连接并由媒体内容接收端调整接收缓存以及由媒体内容发送端调整滑动窗口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在媒体内容接收端完成的媒体内容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8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