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聚合物/倍半硅氧烷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0465.1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华;李英芝;夏清明;赵昕;罗伟强;陈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2 | 分类号: | C08L79/02;C08L79/04;C08L65/00;C08G73/02;C08G73/06;C08G61/12;C08K9/04;C08K5/549;H01G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聚合物 倍半硅氧烷 复合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聚合物/倍半硅氧烷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化资源的逐步耗竭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寻求新能源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挑战之一。超级电容器在比能量上是传统电容器106倍以上,比功率是电池的几十倍;兼具传统电容器的充放电速度快、可循环次数多、以及电池的较大能量密度的优点。因此,超级电容器在近十几年发展迅猛,已经应用于缓冲电源、摄影器材、手机、玩具等领域。但要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和混合动力汽车上广泛应用,还需要在性能上有较大提高。
氧化钌是目前比电能、比功率最高的电容器电极材料,但因其成本高昂,难以市场化生产;近年来,氧化锰、氧化钒等低价过渡金属氧化物部分替代了氧化钌用于电容器。碳基材料因超大的比表面积和可控的孔径也被广泛用于电容器。导电高分子因具有质量密度小、良好的电化学性质、优良的环境稳定性、易于合成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超级电容器研究者的关注,正逐渐被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27961.2公开了以苯胺和二氧化锰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制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但导电性不高(10-3~10-4S/cm),电极的内阻较大。中国发明专利ZL200610105269.1公开了在碳管表面包覆聚苯胺,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但比电容有待进一步提高。美国发明专利US758543382公开了以聚苯胺/碳杂化材料制备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其聚苯胺及苯胺衍生聚合物都是非掺杂的聚合物,导致比电容较低。
传统的电容器理论认为电子在电极材料上的转移很迅速,决定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是扩散层对充放电的响应。但最近研究发现,当电极材料的维度非常小,电极材料与电解液间的接触面大大增加,扩散层变薄,对充放电的响应速度会大大提高,甚至超过电极材料表面电荷迁移速率。因此,先进纳米材料的引入成为为提高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新途径。笼型倍半硅氧烷的三维尺寸在1~3nm左右,与顶点所连有机基团的大小有关。引入笼型倍半硅氧烷能改善导电高分子的微观结构,使其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电聚合物/倍半硅氧烷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得的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5S/m),大比表面积,用该类电极材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高比功率、高比能量及良好的可循环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一种导电聚合物/倍半硅氧烷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30mL浓硫酸与3~5g倍半硅氧烷混合,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5~15mL氯磺酸、5~15mL 30~50%双氧水、2~3g高锰酸钾或10~15ml 20~30%发烟硫酸;缓慢升温至60~90℃保持6~12h;分离出磺化的倍半硅氧烷,洗涤、干燥,得到改性的倍半硅氧烷;
(2)将改性的倍半硅氧烷分散在0.1~3mol·L-1酸性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倍半硅氧烷浓度为0.01~1wt%;
(3)加入导电聚合物单体至上述酸性水溶液中,超声1~5h使单体和改性后的倍半硅氧烷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浓度为0.05~0.5mol·L-1;
(4)将上述混合液冷却至0℃,加入氧化剂,氧化剂占混合液的浓度为0.05~0.5mol·L-1;混合液在0℃下静置24h后过滤,依次用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至滤液无色,并在真空烘箱中烘干,得到复合电极材料。
步骤(1)中所述的倍半硅氧烷通式为RxR′y(SiO1.5)n,其中n为8、10或12,1≤x≤n,x+y=n,R与R′彼此相同或不同;其中R和R′是能够发生磺化反应的活性基团,具体为苯基、带苯基的烷基、带苯基的烷氧基或巯基。
步骤(2)中所述的酸性水溶液为硫酸、盐酸、乙酸、十二烷基磺酸或十六烷基磺酸的水溶液。
步骤(3)中所述的导电聚合物为聚苯胺、聚吡咯或聚噻吩。
步骤(4)中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氢或三氯化铁。
本发明主要包含两类反应:带有末端苯环的倍半硅氧烷与磺化剂发成磺化反应形成苯基磺酸基,带有末端巯基的倍半硅氧烷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磺酸基,倍半硅氧烷与本征型导电聚合物单体原位聚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0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