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表面镀覆有薄膜金属层的AlN陶瓷和SiC/Al复合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0717.0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曲选辉;秦明礼;钟小婧;王英贤;张怀龙;吴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008 | 分类号: | B23K1/008;B23K1/20;B23K3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表面 镀覆 薄膜 金属 aln 陶瓷 sic al 复合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封装材料及封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连接氮化铝陶瓷(AlN)与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SiC/Al)的方法。
背景技术
AlN陶瓷具有高热导率、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无毒以及与Si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等特点,被认为是新一代高功率电子器件陶瓷基片和封装的首选材料,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SiC/Al复合材料热导率高,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可通过控制碳化硅的体积分数调节,被认为是取代传统封装材料如可伐合金、钨铜、钼铜等的理想材料,在电子领域获得了越米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使AlN和SiC/Al同时用于电子封装领域,有时需要将这两种材料的相互连接使用。
活性钎焊连接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用于连接AlN与其他材料的方法,主要利用钎料中的钛(Ti)、锆(Zr)等活性元素,与AlN表面发生反应来实现连接。但是一般这种焊料的熔点较高,钎焊温度通常在Al的熔点以上,因此,不适宜连接AlN和Al基复合材料。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既能很好的连接AlN和SiC/Al,又不影响到母材性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表面镀覆有薄膜金属层的AlN陶瓷和SiC/Al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钎焊连接方法,能够在低于600℃的温度下实现两种材料的钎焊,钎焊温度在母材中铝的熔点以下,不影响母材的性能。
一种连接表面镀覆有薄膜金属层的AlN陶瓷和SiC/Al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的AlN陶瓷和SiC/Al复合材料均已表面镀覆1~10μm的薄膜金属层,焊料为Al-Ag-Cu共晶焊料;
(2),AlN陶瓷、SiC/Al以及焊料清洗干净后,将焊料放入氟化物助焊剂中浸泡3~5秒;
(3)然后将浸泡后的Al-Ag-Cu焊料薄片,置于AlN陶瓷和SiC/Al复合材料焊接面之间,并加一小块压块,使焊料与母材之间充分接触;
(4)将上述准备好的材料放入钎焊炉;将钎焊炉通入保护性气体,在保护性气体条件下进行钎焊,钎焊程序为直线或阶梯升温至560~600℃,在温度为560~600℃的保护性气氛中保温3~30分钟,再随炉或阶梯冷却至室温。
所述AlN陶瓷和SiC/Al复合材料表面需要先进行薄膜金属化,即镀镍。
所述使用的焊料为40Al-40.7Ag-19.3Cu共晶焊料。
所述步骤(4)中的钎焊程序为: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560~600℃,随炉冷却至室温或将升温程序设置为300℃保温3min,400℃保温3min,550℃保温3min,560~600℃保温5min。冷却程序为快速冷却至500℃,接着缓慢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实现了SiC/Al和AlN在500~600℃这个温度阶段的钎焊,不影响母材的基本性能,钎焊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00MPa以上,气密性为1.0×10-11Pa·m3/s,均达到国家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将Al-Ag-Cu焊料薄片打磨光滑平整到0.1mm,使用丙酮溶液清洗干净并在氟化物钎剂中浸泡5秒,然后置于AlN和SiCp/Al的焊接面之间,并加一小块压块,使焊料与母材之间充分接触,将以上准备好的材料放入钎焊炉;给钎焊炉通入氩气,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570℃,并保温10min,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可实现氮化铝与碳化硅铝基的连接,钎焊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00MPa以上,气密性为1.0×10-11Pa·m3/s,均达到国家标准。
实施实例2:将Al-Ag-Cu焊料打磨光滑平整到0.2mm,清洗干净并在氟化物钎剂中浸泡5秒,然后置于AlN和SiCp/Al的焊接面之间,并加一小块压块,使母材与焊料充分接触,将以上准备好的材料放入钎焊炉;给钎焊炉通入氩气,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580℃,并保温5min,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钎焊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00MPa以上,气密性为1.0×10-11Pa·m3/s,均达到国家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0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涡轮机叶片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单缸注射塑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