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表面具有柱状体的弹跳球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1358.0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嘉彦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B29C41/38;B29L3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表 具有 柱状 弹跳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在球体外表面具有多个柱状体的弹性玩具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篮球、足球等现有常见的球类是利用橡胶材料成型后,将空气注入球体内膨胀来使球体产生弹力;另一种较接近玩具性质的弹跳球则是由PU(聚胺脂)材料成型为实心,利用材料本身具有弹性的性质来提供弹力。又一种中空的弹跳球亦为利用PU材料来成型,其中空的球体内空间可以依需要注入液体或填入装饰物,甚至可以在球体的内壁面彩绘图案、花纹或形成各种造形。
用来制造所述弹跳球的PU材料是由至少二种液态化学原料依特定比例混合调配而成,该液态原料在混合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并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固化成弹性体。基于技术的限制,目前以PU材料制造中空弹跳球的其中一种方式,将PU材料涂布于模具内表面来成型;过程中,利用模具在成型的球体上预留流体注嘴,以供后续制程中将气体或液体经由该流体注嘴注入球体中,然后再利用封嘴塞挤迫入流体注嘴而封闭。再者,将液态PU材料置入模具中后,由人工或机器作业方式将模具不断地翻转,使液态PU材料流至模穴的每一位置,同时逐渐固化成具有弹性且表面平滑的球体。
基于创新求变的市场考虑,有些业者会将弹跳球制造成在球体外表面具有多个柱状体的形态(参图1所示),藉由软性柱状体受到冲击时会变形的特性,使得弹跳球被掷出落到或踫撞到物体时产生些微不定向弹跳的效果。所述球体外表面具有多个柱状体的弹跳球的现有制造方法,是在用来成型球体的模具内表面设置多个延伸一深度的柱孔,将制造弹跳球的液态球体材料置入该模具内并合模后,藉由操作模具使该球体材料均匀附着于模具内表面,待球体材料固化后从该模具分离出来而形成在外表面具有柱状体的弹跳球。
所述柱状体的直径一般为1mm~5mm,因此,设于模具内的柱孔内径亦为对应的尺寸,再加上液态球体材料是黏稠状的PU材料,其在模具内流动时具有黏滞性,以致于在成型弹跳球时,球体材料无法完全填满柱孔,产品不良率非常高。为了改善此一问题,目前的做法是在模具的柱孔底面设置贯穿的气孔,使得液态球体材料在模具内流动进入柱孔时,能将柱孔内的气体排出,进而让球体材料顺利地填满柱孔,待脱模后于球体外表面产生柱状体。但是,液态球体材料在流入模具的柱孔同时将气体排出时,部分球体材料也会同时流出气孔,球体脱模后会在柱状体的端部产生明显毛边,必须以人工操作一一地将毛边修剪,不仅效率低,更无法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制造外表面具有柱状体的弹跳球时,在球体成型后,会在柱状体端部产生毛边,而必须以人工操作将毛边一一修剪所带来的工作效率低、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是利用可供较小的气体分子通过,但无法使较大的液体分子通过的透气防水材料覆设于模具外表面以遮蔽住柱孔,藉此,在成型外表面具有柱状体的弹跳球时,除了可以让模具内的气体顺利排出而使液态球体材料填满模具的柱孔外,更藉由该透气防水材料的阻挡,使球体材料无法溢出柱孔,因而在成型完成并脱模后,避免了在柱状体端部产生毛边,不需要再耗费人工进行修剪,藉此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此,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是在用来成型球体的模具内表面设置多个延伸一深度的柱孔,模具的外表面覆设可供气体分子通过但无法使水分子通过的透气材料以遮蔽该柱孔,将制造弹跳球的液态球体材料置入该模具内并合模后,藉由操作模具以不特定方向旋转,使该球体材料流入所述柱孔并将模具内的气体经由该透气材料排出模具外,以及使球体材料均匀附着于模具内表面,待所述球体材料固化后从该模具分离出来而形成在外表面具有柱状体的弹跳球。
另一种选择,本发明可以在所述柱孔的底面设置至少一贯通至模具外面的气孔,设于模具外表面的透气材料则遮蔽该气孔,使液态球体材料流入柱孔的同时,将柱孔内的气体经由气孔与透气材料排出模具外。
一种较佳的选择,本发明用来覆设于模具外表面的透气材料可以是一种透气防水胶带,也可以是任何一种具备可供气体分子通过但无法使液体分子通过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所制造的弹跳球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模具的上、下模未合模前的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将球体材料置入模具内并合模,且于模具内成型出弹跳球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在模具内成型出弹跳球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5为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设有气孔的模具,其上、下模未合模前的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嘉彦,未经林嘉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1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