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光杯、筒灯及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1524.7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杰;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筒灯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杯、筒灯及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筒灯的反光杯的内表面为光滑抛物面,光源发出的光经该反光杯配光后照度不够均匀,灯具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杯,旨在解决光源经现有反光杯配光后照度不够均匀,灯具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光杯,其内表面由多层底面与顶面依次邻接的棱台面构成,沿光线的出射方向,相邻两层棱台面之间的夹角依次增大,光源的中心位于所述反光杯的中轴线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灯,所述筒灯包括上述反光杯及设于上述反光杯内的光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上述筒灯。
本发明实施例将反光杯的内表面设计成多层棱台面,沿光线出射的方向,相邻两层棱台面之间的夹角依次增大,使光源的中心位于反光杯的中轴线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多层棱台面反射后于照明区域混合,照度均匀,灯具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光杯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光杯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光杯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配光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反光杯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反光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将反光杯的内表面设计成多层棱台面,沿光线出射的方向,相邻两层棱台面之间的夹角依次增大,使光源的中心位于反光杯的中轴线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多层棱台面反射后于照明区域混合,照度均匀,灯具效率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光杯的内表面由多层底面与顶面依次邻接的棱台面构成,沿光线的出射方向,相邻两层棱台面之间的夹角依次增大,光源的中心位于所述反光杯的中轴线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筒灯包括上述反光杯及设于上述反光杯内的光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包括上述筒灯。
下面以筒灯为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筒灯包括反光杯1和设于反光杯1内的光源2,该光源2的中心位于反光杯1的中轴线上。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光杯1的内表面由多层棱台面构成,沿光线的出射方向,相邻两层棱台面之间的夹角依次增大。光源2发出的光经多层棱台面反射后于照明区域混合,照度均匀,灯具效率高。
上述棱台面为正棱台的侧面。反光杯1的内表面由N层棱台面构成,2≤N≤5;而正棱台的底面的边数M决定了各层棱台面的个数,8≤M≤14。整个反光杯1即具有M×N个棱台面,将光源2发出的光分为M×N份,各部分光线于照明区域混合,照度均匀,使光线柔和。通过调节相邻层棱台面之间的夹角或各层棱台面与反光杯底面之间的夹角,达到所需的半光强角。
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光杯1的内表面由两层棱台面构成,正棱台的底面的边数为十二,即具有十二个第一棱台面11和十二个第二棱台面12。第一棱台面11的侧棱的长度为38.7mm,其与反光杯的底面13的夹角α为134.9°;第二棱台面12的侧棱的长度为81mm,其与第一棱台面11的侧棱的夹角β为168.5°。反光杯1的出光口径即第二棱台面各底边长度之和为235.5mm。
本筒灯采用功率为150W的透明金卤灯作为光源2,该光源2的中心距反光杯的底面40mm。实测透明金卤灯(裸光源)的光通量为130001m,筒灯出射的光通量为100531m,灯具效率提升至77.3%,利于节能改造;半光强角接近80°,如图5所示,在此光强角范围内照度均匀,完全满足对配光的要求。
当然,上述反光杯1还可与涂粉金卤灯、节能灯、无极荧光灯等构成筒灯。相应地,反光杯1的内表面由两层棱台面构成,正棱台的底面的边数为10,即具有十个第一棱台面11和十个第二棱台面12,如图6和图7所示。
为提高反射率,反光杯1由高纯铝等高反射率材料制成。制作时先采用旋压模旋压,再经过整形模整形形成,工艺简单,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1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