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环砂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1538.9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凤玉宏;方伟;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19/1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环 砂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活塞环外圆棱角进行砂磨处理的专用设备,具体说是一种活塞环砂角机。
背景技术
活塞环是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直接关系着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在活塞环制造过程中,外圆棱角处的毛刺,包括表面镀铬后产生的铬瘤,会影响到单片环的高度,从而在成组加工时累积误差偏大,加工精度下降;还有些工序如表面氮化处理,在毛刺严重的部位将发生崩缺。因此,如何将外圆棱角处毛刺去除,是活塞环制造技术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手工去除是一种最原始的方法,是通过采用砂纸、砂条,手工将活塞环外圆上的毛刺去除,因避免砂到其它部位,所以生产效率并不高,而且砂角后均匀性不好。后来一些专用设备应运而生:磨角磨床是上海机床厂开发的活塞环专机,虽然行业上也在用,但因加工范围、精度以及调整不便等问题,基本趋向淘汰;双头手动砂角机是国外的一种设备,手工上料,两个工位连续磨削,工作效率较高,精度一般,但人工的劳动强度较大。数控砂带砂角机是现在采用较多的设备,它是由数控系统控制进行单片磨削,由于是通过手工上料,效率、自动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仍然较大。在行业上,这类设备参差不齐,但大都手工或半自动的,还没有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都较高的活塞环砂角设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要解决的就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人们提供一种对活塞环外圆棱角毛刺进行砂磨处理的专用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自动化、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活塞环砂角机,在工作台上设有滑台部件、装料部件和磨削部件;滑台部件上设有砂角模,砂角模通过滑台部件在装料位置和磨削位置之间来回滑动;在滑台部件处还设有卸料部件和接料部件;滑台部件、磨削部件、装料部件、卸料部件、接料部件均与电控中心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滑台部件包括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固定在工作台上,直线导轨上设有滑动平台,滑动平台与定位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在滑动平台上设交叉滚柱导轨,交叉滚柱导轨上设有主轴箱,在主轴箱一侧设有保护气缸;滑台部件位于装料位置时,保护气缸的伸缩杆与主轴箱的空心转轴相对应;主轴箱的空心转轴通过皮带轮和砂角模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轴箱的空心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砂角模。
本发明中,所述卸料部件包括卸料气缸,卸料气缸固定在工作台上磨削位置处;在主轴箱的空心转轴内空套有螺杆,螺杆的头部位置设有两个垫片,在两个垫片间设有弹簧;空心转轴内部空心并设有轴肩;螺杆上的垫片外径大于空心转轴内的轴肩内径;在螺杆的另一端设有底模,底模位于砂角模内,且底模的尺寸与活塞环工件的尺寸适配;当滑台部件滑动至磨削位置时,卸料气缸的伸缩杆与螺杆的端部相对应。
本发明中,所述接料部件包括与接料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曲柄连杆,曲柄连杆的端部设有加载头,在曲柄连杆转动范围内设有漏料斗,在漏料斗上设有挡板,挡板的高度低于加载头。
本发明中,所述装料部件设置在工作台上,与装料位置对应;所述装料部件包括导板,导板之间形成放置活塞环的通道;导板上设有能将导板分开或合拢的手柄,在导板与装料部件之间设有料筒;压料气缸的伸缩杆上设有与导板之间的通道对应的压头,压头在压料气缸带动下可伸至放置活塞环的通道内。
本发明中,所述磨削部件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与磨削位置对应;所述磨削部件包括径向进给平台,径向进给平台与径向进给电机的伸缩杆连接,径向进给平台下方设有径向进给导轨;径向进给导轨设置在轴向进给平台上,轴向进给平台与轴向进给电机的伸缩杆连接,轴向进给平台下方设有轴向进给导轨,轴向进给导轨固定在工作台上;磨削电机固定在径向进给平台上,磨削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滚轮,滚轮上设有砂带。
有益效果:用本发明的活塞环砂角机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实现了上料、磨削、下料的全自动一体化操作,生产效率高,每小时可加工375片;经该砂角机砂角后,工件的尺寸、外观质量均符合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卸料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1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