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1760.9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7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匡学庆;周照;边鹏;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视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时通讯 会话 转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即时通讯中,若第一方与第二方进行的会话需要第三方的介入,且只有第一方得知第三方的存在,将第三方加入到信息交流的方法有三种:一,原来进行会话的第一方可将与第二方会话的历史记录拷贝给第三方,再将第三方的回应信息拷贝给第二方,以充当联络员的角色,如此造成第一方的操作负担;二,由第一方建立讨论组或多人会话,三方均可在讨论组或多人会话中发出信息,且三方均可接收到讨论组或多人会话中的信息,当后续的会话内容不是第一方感兴趣的内容时,后续的会话内容会对第一方造成干扰;三,若第二方欲不通过第一方,而直接与第三方通讯,则需要第一方提供第三方的帐号等具体资料,第二方根据第三方的资料请求通讯服务器建立与第三方的通讯连接,如此,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及其装置,使得第一方与第二方之间的会话自动灵活地切换到第二方与第三方之间的会话,从而实现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方的通讯客户端与第二方的通讯客户端进行点对点通讯;
由第一方用户选择另一名系统用户成为第三方;
第一方发送一连接指令及数据给第二方和第三方;
第二方和第三方收到连接指令后,建立起一个新的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即时通讯会话转接装置,包括:
一第一会话逻辑单元,用于维持第一方的通讯客户端与第二方的通讯客户端之间的通讯;
一转接单元,用于在第一方的通讯客户端中查找第三方的资料,并建立第二方的通讯客户端与第三方的通讯客户端之间的通讯连接;及
一第二会话逻辑单元,所述转接单元发送一连接指令给第二方及第三方,并启动所述第二会话逻辑单元,所述第二会话逻辑单元用于维持第二方的通讯客户端与第三方的通讯客户端之间的通讯。
本发明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及其装置通过由第一方用户选择另一名系统用户成为第三方,第一方发送连接指令及数据给第二方和第三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收到连接指令后,建立起一个新的会话。如此即可使得第一方与第二方的会话自动灵活地切换到第二方与第三方的会话,从而实现了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中第一方与第二方的通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中查找第三方资料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中发送选择信息给第二方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中第二方与第三方的通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中对历史文本记录进行编辑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中第三方与第二方的通讯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讯会话转接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即时通讯会话转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第一方的通讯客户端与第二方的通讯客户端通过一第一会话逻辑单元进行点对点通讯。
步骤S2:当第一方需要将与第二方的会话转接至第三方时,启动一转接单元。
步骤S3:从第一方的通讯客户端中选择另一名系统用户成为第三方。
步骤S4:转接单元发送一连接指令及相关数据给第二方及第三方,并启动所述第二会话逻辑单元,以建立第二方的通讯客户端与第三方的通讯客户端之间的通讯连接。
步骤S5:第二方的通讯客户端与第三方的通讯客户端接收到连接指令后,即通过第二会话逻辑单元进行点对点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视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视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1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