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钙基CO2再生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1874.3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1/20 | 分类号: | C01B31/2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钙基 co sub 再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基CO2再生炉,属于燃煤锅炉二氧化碳吸收再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而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加剧而造成的,控制和减少CO2的排放量对于解决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大部分CO2是由燃煤产生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改变,煤炭消耗量将持续增长。在以化石燃料为主要的能源生产中,CO2的排放量约占人类各种活动所引起的CO2排放总量的70%以上,是CO2的最大单点固定排放,控制和减缓燃煤生产中CO2的排放对于解决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从燃煤锅炉的尾气中分离CO2是非常必要的,从燃烧排气中分离回收CO2的技术变得十分重要。
有基于此,申请人作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低能耗且环保性好的钙基CO2再生炉。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钙基CO2再生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反应炉本体、乙酸喷淋管、回转给料器、电涡流加热器、CO2出气管道、旋风分离器,其中:再生反应炉本体具有一个炉腔,回转给料器设置于炉腔的中部,电涡流加热器设置于炉腔下部的外围,在炉腔的上部设置有乙酸喷淋管,在炉腔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旋风分离器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炉腔相连,在旋风分离器的上部设有CO2出气管道。
优选地:所述再生反应炉本体采用钢板制成,外面包覆有石棉材料。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从钙基吸收炉的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纯CaCO3和新石灰石经回转给料器送到再生反应炉中,由电涡流加热使其分解生成CaO和高浓度的CO2,经旋风分离器对生成的高浓度CO2进行收集,未分解的CaCO3再次送回再生反应炉,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石灰石类天然碳酸盐比较适合做CO2的吸收剂,但天然石灰石锻烧产物碳酸化过程中CO2捕获能力随循环的增加而衰减,用乙酸溶液对石灰石进行调质,把调质后的产物乙酸钙作为CO2吸收剂,恢复其活性。煅烧后CaO形成了大量的孔隙,这种结构有利于CO2与CaO的碳酸化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将吸收反应炉出来的纯CaCO3,送到再生反应炉中,由电涡流加热使其分解生成CaO和高浓度的CO2,对生成的高浓度CO2(98%)进行收集,供其它工业应用,一方面实现了钙基吸收剂CaO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实现了高浓度CO2(98%)的回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2、通过乙酸溶液对石灰石进行调质,把调质后的产物乙酸钙作为CO2吸收剂,恢复其活性,实现了循环使用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钙基CO2再生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钙基CO2再生炉,是作为与吸收反应炉配合使用的,吸收反应炉中的钙基吸收剂即CaO吸收CO2形成的纯碳酸钙CaCO3经本发明的钙基CO2再生炉再生、调质后,恢复其活性,进行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1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