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对象和分形的多目立体视频压缩编解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2132.2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祝世平;侯仰拴;陈菊嫱;王再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H04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李新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象 立体 视频压缩 解码 方法 | ||
1.一种基于对象和分形的多目立体视频压缩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自动视频对象分割方法对视频序列进行自动分割,获取每一帧的视频对象分割平面即Alpha平面,根据得到的视频对象分割平面确定要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把正在进行压缩的帧称为当前帧,把当前帧的已经编码并重建的前一帧称为参考帧;
步骤二:对于中间目,首先判断是否为I帧,若是I帧,则对该帧进行互不重叠的固定大小的块划分,对每一个图像块分别采用基于块DCT变换的I帧帧内图像压缩方法,对图像进行单独编码和解码,转到步骤十二;所述I帧为视频序列起始帧或者视频序列中只进行帧内编码的图像帧;所述将当前帧划分为固定大小的互不重叠的图像块称为宏块;所述将当前宏块进行树状划分得到的块称为小块;所述当前帧为正在进行压缩的帧,所述参考帧为当前帧的已经编码并重建的前一帧;所述当前帧所有块的集合称为子块域;所述前一帧的所有块的集合称为父块域;所述块DCT变换中的块采用固定大小模式;对于左目转到步骤六;对于右目转到步骤十一;
步骤三:若中间目为非I帧,用常规单目的运动补偿预测(MCP)编码,对该帧进行互不重叠的宏块划分,然后计算这些宏块以及经树状划分得到的小块的像素和、像素平方和,以及中间目前一帧重建图像即参考帧中,按照设定步长划分的所有宏块以及经树状划分得到的小块的像素和、像素平方和;
步骤四:对当前正在处理的图像块即当前块,利用Alpha平面判别该图像块的区域属性;如果该块不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对该块不做处理;如果该块全部都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转入步骤五;如果该块的部分像素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部分像素不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需要单独处理,转入步骤十;如果所有的宏块都已处理完毕,则转到步骤十二;所述不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的块称为外部块,所述全部都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的块称为内部块,所述部分像素不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的块为边界块;
步骤五:依次对当前帧的所有宏块进行编码,在父块域中的搜索窗内首先对该宏块进行块匹配;在进行子块与父块的匹配过程中,子块的位置作为父块的起始搜索点,父块的大小与子块的大小相同;如果匹配误差RMS小于开始设定的阈值γ,保存当前的迭代函数系统系数即IFS系数,转入步骤五编码下一宏块;否则,依次按照树状结构对该块进行划分,并对各个划分得到的小块分别计算匹配误差RMS,如果RMS小于设定阈值γ,停止划分并记录该小块IFS系数,转入步骤五编码下一宏块;否则继续划分,直到将当前块划分为预先设定的最小块,记录IFS系数;转入步骤五编码下一宏块;所述搜索窗为在参考帧中的矩形搜索区域;所述IFS系数包括父块位置(x,y)和比例因子s、偏移因子o;如果当前帧所有的宏块都已编码完毕,且是中目,则转到步骤十二;若是左目或右目,则执行步骤七;
步骤六:对左目图像,首先进行互不重叠的宏块划分,然后计算这些宏块以及经树状划分得到的小块的像素和、像素平方和,以及左目前一帧重建图像参考帧,按照设定步长划分的所有宏块以及经树状划分得到的小块的像素和、像素平方和,以减少块匹配过程中的重复计算,转到步骤四;
步骤七:计算中间目中对应帧图像参考帧,按照设定步长划分的所有宏块以及经树状划分得到的小块的像素和、像素平方和,以减少块匹配过程中的重复计算,转到步骤八;
步骤八:对当前正在处理的图像块即当前块,利用Alpha平面判别该图像块的区域属性;如果该块不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对该块不做处理;如果该块全部都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转入步骤九;如果该块的部分像素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部分像素不在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需要单独处理,转入步骤十;如果所有的宏块都已处理完毕,则转到步骤十二;
步骤九:首先对与当前子块位置相同的父块进行块匹配,得到RMS,并保存迭代函数系统系数,该系数包括父块与子块的相对位移矢量(x,y),比例因子s和偏移因子o;依次对当前帧的所有宏块进行编码,在父块域中的搜索窗内首先对该宏块进行块匹配;在进行子块与父块的匹配过程中,子块的位置作为父块的起始搜索点,父块的大小与子块的大小相同,利用DCP快速方法得到匹配误差RMS;如果所得的匹配误差RMS小于开始设定的阈值γ,保存当前的迭代函数系统系数即IFS系数,转入步骤九编码下一宏块;否则,依次按照树状结构对该块进行划分,并对各个划分得到的小块,利用DCP快速方法得到匹配误差RMS,如果RMS小于设定阈值γ,停止划分并记录该小块IFS系数,转入步骤九编码下一宏块;否则继续划分,直到将当前块划分为预先设定的最小块,利用DCP快速方法得到匹配误差RMS,记录IFS系数,转入步骤九编码下一宏块;最后与步骤五所得结果比较,选择误差最小的作为预测结果;所述搜索窗为在参考帧中的矩形搜索区域;所述IFS系数包括父块位置(x,y)和比例因子s、偏移因子o;如果当前帧所有的宏块都已编码完毕,则转到步骤十二;
步骤十:该步骤单独处理边界块,当前帧的边界块只在父块中的属于边界块和内部块中搜索匹配,当前块和父块的像素选取准则是:在当前块中只计算位于当前编码的视频对象区域内的像素值,只在参考帧的相同视频对象区域内进行块匹配;对于父块中,如果与当前块的相对应位置的父块中的某一像素也属于该视频对象区域,则采用原像素值,否则,用其它属于该视频对象区域像素的平均值代替;返回步骤五进行处理;
步骤十一:对于右目图像,首先进行互不重叠的宏块划分,然后计算这些宏块以及经树状划分得到的小块的像素和、像素平方和,以及右目前一帧重建图像参考帧,按照设定步长划分的所有宏块以及经树状划分得到的小块的像素和、像素平方和,以减少块匹配过程中的重复计算,转到步骤四;
步骤十二:对所有IFS系数进行Huffman编码,降低IFS系数数据的统计冗余;判断当前帧是否为最后一帧,如果是最后一帧结束编码;否则,返回步骤二继续处理下一帧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21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