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的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22540.8 申请日: 2006-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2051339A 公开(公告)日: 2011-05-11
发明(设计)人: 姜在璿;金天圭;金江民;李进英;金东熙;白才英;李柱韩;李东景;郑泰盛;朴宥秀;金东勋 申请(专利权)人: 仁济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柳英制药株式会社;姜在璿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23K1/16;C12R1/07
代理公司: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代理人: 刘激扬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酵素 芽孢 杆菌 kjs
【说明书】:

本发明是2006年12月8日申请的发明名称为“新的破囊壶菌KJS-1、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以及包含它们的鱼饲料添加剂”的第200680055995.5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微生物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 sp.)KJS-1和聚酵素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fermenticus)KJS-2,以及包含所述新微生物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渔业水产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渔业水产饲料添加剂业已用于多种用途,包括提供鱼类细菌抗性和渔业卫生的防治。同样,报道了施用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浮游生物用于提供DHA给鱼类。已养殖卤虫或轮虫作为鱼类尤其是鱼苗的水产饲料。 

当鱼类缺乏DHA(一种必需的营养成分)时,已知它们会患上生长停滞和免疫缺陷的疾病。因此,水产饲料中缺乏DHA导致水产养殖鱼类劣化。一般地,通过从金枪鱼眼或鱿鱼皮中抽提获得用于水产饲料的DHA,并且该DHA被非强制性选择地加工用作饲料添加剂。 

韩国专利第10-338193号披露了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Sπ-2用于提供DHA作为饲料添加剂。该新微生物裂殖壶菌(一种真核生物)被提供作为轮虫饲料,然后饲养轮虫并用于提供DHA给水 产养殖鱼苗。第6,566,123号美国专利披露了一种在低氯化物浓度下培养用于产生不饱和脂类的微生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产生高DHA含量的新微生物破囊壶菌KJS-1和对广谱细菌具高抑制活性的新微生物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渔业水产饲料添加剂,其能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DHA给鱼类并显示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从而阻止细菌或真菌病引起的鱼类大量死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产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保藏于韩国微生物保藏中心(Korean Culture Center ofMicroorganisms)(KCCM),保藏编号为KCCM 10667P的新微生物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 sp.)KJS-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的,保藏于韩国微生物保藏中心(KCCM),保藏编号为KCCM10769P的新微生物聚酵素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fermenticus)KJS-2。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渔业水产饲料添加剂,包含以预定重量比存在的冻干的破囊壶菌KJS-1、冻干的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和冻干的地衣芽孢杆菌的混合物。 

在一个优选的变型中,混合物由5∶1∶2.6重量比的冻干的破囊壶菌KJS-1∶冻干的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冻干的地衣芽孢杆菌组成。 

在另一个优选的变型中,冻干的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和冻干的地衣芽孢杆菌各自每克包含1x1010个菌体,以及冻干的破囊壶菌KJS-1每克包含77mg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包含本发明新微生物破囊壶菌KJS-1和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以及地衣芽孢杆菌的混合物的根据本发明的渔业水产饲料添加剂不仅提供给鱼类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显示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从而防止养殖鱼类因疾病而死亡。 

附图说明

图1是新的海洋微藻破囊壶菌KJS-1的系统发生图。 

图2显示了新微生物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的16S rRNA的碱基序列,以及三个同种(AY9473、DQ597146和BS)的16S rRNA的碱基序列。 

图3是新的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的系统发生图。 

图4是破囊壶菌KJS-1的生长曲线。 

图5是聚酵素芽孢杆菌KJS-2的生长曲线。 

图6是地衣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 

图7显示了其中破囊壶菌KJS-1的生长收率对温度和盐浓度作图的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深入研究发现了存在于韩国海洋南部的新微生物,其能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在这些微生物中,选定一种高产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通过遗传分析确定了其分类。18S rRNA分析显示该新微生物属于破囊壶菌(一种微藻)。该新微藻被命名为破囊壶菌KJS-1(以下简称‘T-1’)并于2005年8月10日保藏在韩国微生物保藏中心(KCCM),保藏编号为KCCM 10667P。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济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柳英制药株式会社;姜在璿,未经仁济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柳英制药株式会社;姜在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2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