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气体管板胀接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2634.5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9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陈川;丁鑫锐;刘彬;欧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9/08 | 分类号: | B21D39/08;B21D53/08;F16L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气体 管板胀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高压气体铜管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裁取多段铜质换热管并且弯曲成U形;所述的铜质换热管为紫铜软态管,管壁厚度为0.2mm-1.0mm;管壁厚度为0.2mm-1.0mm,
(2)将U形铜质换热管进行表面去油污和氧化层处理;
(3)在铝质翅片上开设多个用于安装直铜质换热管的管孔,管孔的直径比铜质换热管管径大2%-8%;取直铜质换热管上串套铝合金翅片组,使翅片与铜质换热管保持垂直,将各个U形铜质换热管与直铜质换热管连接为一个回路;将连接成回路的铜质换热管一端密封、另一端连入密封接头,打开压缩机控制阀通入空气,并逐渐加压至15Mpa以上;
(4)空气铜管回路内部形成均匀的压力,保持30-50s迫使铜质换热管外径膨胀产生塑性变形,膨胀结束后铝合金翅片的弹性变形回弹,增强铜质换热管与翅片的结合强度;
(5)胀接完成后,切断铜质换热管连接密封接头端,胀管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气体管板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U形铜质换热管与直铜质换热管连接为一个回路是采用焊接的方法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气体管板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质换热管内外壁面是光滑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气体管板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质换热管外壁面是光滑的,内壁面附带有螺纹、轴向齿形或其他不规则毛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气体管板胀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合金翅片开设有用于安装铜质换热管的管孔,管孔直径比铜质换热管管径大2%-8%。
6.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高压气体管板胀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缩机与阀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压力表,阀门、进气管、密封接头和铜质换热管依次连接;铜质换热管由U形铜质换热管和直铜质换热管连接组成;各个U形铜质换热管与直铜质换热管连接形成一个回路;在直铜质换热管上串套多个铝质翅片,形成铝合金翅片组,铝质翅片与直铜质换热管保持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气体管板胀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接头包括导向套、进气板、第一密封圈、O型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底座、弹簧卡头和弹簧卡头推块;所述进气板的外侧中部设有凸起,进气板的内侧中部设有开口;密封底座一面设有凸起,该凸起与进气板内侧开口密封连接,密封底座的另一面与弹簧卡头相接,进气板和密封底座中部都设有通孔,进气板的通孔穿过进气板的外侧的凸起,该凸起内的通孔设有螺纹;弹簧卡头中部设有通孔,该通孔由外到密封底座带有5°的倾斜角,铜质换热管穿过弹簧卡头和密封底座的通孔,与进气板连接;进气板中部通孔下端设有进气接头,该进气接头伸入铜质换热管内;进气接头的外径略大于铜管内径,在进气接头处的铜质换热管外周设有O型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气体管板胀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进气板内侧开口的顶部与密封底座平板接触面设有第一密封圈,在密封底座凸起顶部与进气板内侧开口底部接触面设有第二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气体管板胀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板的四角开有导向孔,导向套穿过进气板的四角的导向孔与密封底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26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二次脉冲发送和接收时刻的方法
- 下一篇:同步液压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