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倒灌风帽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2952.1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强 |
主分类号: | E04F17/02 | 分类号: | E04F17/02;E04F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101105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灌 风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倒灌风帽,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倒灌的防倒灌风帽。
背景技术
在楼房通风排气通道顶部的出风口部位,通常要安装风帽。以前的风帽,一般都是排风管的顶部设置弯头或者小圆锥帽组成。这样的风帽的缺点是受风力和风向的影响比较大,经常会出现排污不畅通或者风力较大时会出现倒灌现象,而且,下雨时,雨水经常会进入排风管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不受风力和风向影响排风,排风顺畅,而且有效防止倒灌发生,同时雨水不会进入排风道内的防倒灌风帽。
本发明的一种防倒灌风帽,包括主排风管和均匀环设于所述住排风管顶部的向外突出的四个支排风管,所述四个支排风管中心轴线铅垂方向投影之间夹角为直角,所述相对两个支排风管铅垂方向投影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支排风管均包括位于支排风管前端的出风口和位于支排风管末端与主排风管侧壁接触处的排风口,所述主排风管顶部设有盖板,所述支排风管顶部由末端至前端向下倾斜延伸。
本发明的一种防倒灌风帽还可以是:
所述支排风管顶部由末端至前端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89°。
所述支排风管下部末端至前端向下倾斜延伸。
所述出风口尺寸小于所述排风口尺寸。
所述支排风管为锥台体形状。
所述支排风管纵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所述主排风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所述盖板中央突起,所述盖板由中央突起处至边缘均匀变化。
所述支排风管位于所述出风口处水平设置至少一个向外且向下倾斜的百叶,所述百叶的两侧与所述支排风管的侧壁固定。
所述百叶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支排风管顶部由末端至前端向下倾斜的角度相同。
所述主排风管下方设置托板或底板。
本发明的一种防倒灌风帽,由于其包括主排风管和均匀环设于所述住排风管顶的部向外突出的四个支排风管,所述四个支排风管中心轴线铅垂方向投影之间夹角为直角,所述相对两个支排风管铅垂方向投影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支排风管均包括位于支排风管前端的出风口和位于支排风管末端与主排风管侧壁接触处的排风口,所述主排风管顶部设有盖板,所述支排风管顶部由末端至前端向下倾斜延伸。这样结构的防倒灌风帽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四个支排风管两两相对,无论是哪个方向的风直接或分支由主排风管一侧的支排风管出风口进入后直接由位于主排风管另一侧的另一个支排风管出风口排出,而且由于气流流动时产生负压,带动主排风管内顶部的气体带出,而由于主排风管下部的气体压力作用,阻止外界风倒灌入楼房内部排气道内。另外,位于支排风管外部的风由于支排风管外壁和主排风管外壁的作用而被分流由其他位置流走,没有机会进入主排风管内。同时,由于支排风管向外突出设置以及主排风管顶部设置盖板,因此,下雨时雨水沿支排风管和盖板向外向下流,根本不会进入主排风管内,进而流入建筑物的排风道内,造成排风道的潮湿和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防倒灌风帽实施例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种防倒灌风帽实施例俯视图。
图3本发明一种防倒灌风帽实施例侧视图。
图4本发明一种防倒灌风帽实施例截面图。
图号说明
1…主排风管 2…支排风管 3…出风口
4…排风口 5…盖板 6…百叶
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4对本发明一种防倒灌风帽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强,未经张晓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2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