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八角莲中提取纯化鬼臼毒素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2960.6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周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八角 提取 纯化 毒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然植物小八角莲中提取纯化鬼臼毒素的工艺。
背景技术
鬼臼毒素属于木脂素类,主要存在于小檗科足叶草属、鲜黄莲属、山荷叶属和八角莲属植物中,1820年美国药典收载,被用于治疗尖锐湿疣。0.5%鬼臼毒素酊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治疗性病尖锐湿疣的首选药物。鬼臼毒素几乎能治疗所有的疣,而且比其他的方法疗程短、疗效显著、副作用少。鬼臼毒素和其类似化合物还具有对抗麻疹、单纯疱疹和抗细胞巨化病毒等作用,还被用作生物农药。但抗肿瘤和抗病毒是其最重要的作用,鬼臼毒素衍生物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已被成功用于临床治疗各种肿瘤。通常,鬼臼毒素是从足叶草属根茎中提取分离,然而,从此单一植物资源中提取鬼臼毒素作为药物和合成依托泊苷和新衍生物的半合成物的原料药是十分有限的。
目前,鬼臼毒素获得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化学全合成,另一条途径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化学全合成技术难度高,合成成本高,很不经济。从植物中直接提取鬼臼毒素,在目前看来还是最有效、最经济、最迅速的办法,但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资源持续供给、分离纯化步骤繁多、复杂,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鬼臼毒素主要存在于小檗科多年生草本类群鬼臼亚科八角莲属(Dysosma Woodson)、桃儿七属(Sinopodophyllum Ying)、山荷叶属(Diphylleia Michx)及足叶草属(Podophyllum)植物中。这些植物由于都具有盾状着生的叶,茎中具有多数散生微管束,花不具蜜腺,浆果含鬼臼毒素等一些共同特征而被看作一个自然而相对独立的类群,习惯上称为鬼臼类植物。由于,鬼臼类植物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具有良好的花卉观赏价值。所以,受到多年来人类采挖的影响,作为提取鬼臼毒素的八角莲、六角莲、中华山荷叶、东北山荷叶、桃儿七等原植物已濒临灭绝。目前,八角莲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发明人通过专利检索和文献查阅表明,目前鬼臼毒素提纯化工艺是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回流或超声加热提取八角莲、六角莲、桃儿七等植物中的鬼臼毒素,得鬼臼毒素浸膏,然后采用溶剂萃取,重结晶工艺分离得鬼臼毒素,如200710018473.4发明专利关于鬼臼毒素分离纯化工艺采用苯为溶剂对鬼臼毒素浸膏回流进一步提取,回收溶剂后,对析出的晶体采用苯-乙醇重结晶,得鬼臼毒素-苯加合物,再加热分解加合物,得鬼臼毒素白色粉未;200410052833.9发明专利关于鬼臼毒素分离工艺改进采用石油醚萃取,再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以醇类或酮类与氯仿的混合液进行洗脱,得到鬼臼毒素;200910047696.2发明专利关于鬼臼毒素分离纯化工艺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再以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以丙酮+二氯甲烷混合洗脱剂洗脱,得到鬼臼毒素。但以上工艺也存在着不够环保,分离纯化步骤繁多、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避开现有已濒临灭绝的可提取鬼臼毒素植物,开辟一个新原料供应渠道,并提供一种可有效的从该原料中提取并纯化鬼臼毒素的新工艺,整个工艺具有绿色环保,且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工艺所得鬼臼毒素纯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取小八角莲根茎粉碎成粗粉,通过有机溶剂对小八角莲粗粉进行预处理;加5~15倍量浓度为60%~90%的热回流提取有机溶剂在温度为70℃~95℃的热水中回流提取60~120分钟并过滤,滤渣在70℃~95℃的温度下加10~25倍量浓度为60%~90%相同的热回流提取有机溶剂继续热回流提取80~150分钟后再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回收有机溶剂后用适量水定容,得到鬼臼毒素提取液;用鬼臼毒素提取液制备含生药量为0.12g/mL~0.18g/mL的溶液作为上样液,选择净化好的大孔吸附树脂作为上柱树脂,以1BV/h~3BV/h的流速进行上样并充分吸附后,分别用水、8~12%乙醇依次洗去杂质,再用浓度为30%~70%的解吸剂以3BV/h~6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部分,回收解吸剂后用适量水定容,得到鬼臼毒素纯化液;
对于小八角莲粗粉进行预处理的有机溶剂是乙醇、丙酮、正丁醇、异丙醇、丙二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用于热回流提取的有机溶剂是乙醇、丙酮、正丁醇、异丙醇、丙二醇、丙三醇、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
用于纯化的解吸剂是乙醇、丙酮、正丁醇、异丙醇、丙二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2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